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师开智慧有用吗 > 第十章 养心怡性返璞归真与佛学大师学智慧(第2页)

第十章 养心怡性返璞归真与佛学大师学智慧(第2页)

那两个小鬼被他说动了,就答应了,这个法师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万念放下了,庙也不修了,什么都不干了,3天咀后,无我相,无人相,无盘生相,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

这两个小鬼第7天来了,看见一片光明却找不到他了,完了,上当了!这两个小鬼说:大和尚你总要慈悲呀!说话要有信用,你说要度我们两个,不然我们回到地狱去晏坐牢啊!

法师大定了,没有听见,也不管。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只见这个光里还有一丝黑影。有办法了!这个和尚还有一点不了道,还有一点鸟的,那是不了之处。

因为这住和尚功德大,皇帝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这个法师什幺都无所谓,但很喜欢这个紫金钵盂,连打坐也端在手上,万缘放下,只有钵盂还拿着。

两个小鬼看出来了,他什幺都没有了.只这一点贪还在。于是两个小鬼就变成老鼠,去咬这个钵盂,咔啦咔啦一咬,和尚动念了,一动念,光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他俩立刻把手铐铐上。

和尚很奇怪,以为自己没有得道,小鬼就说明经过。和尚听了,把紫金钵咔啦往地上一摔,好了!我跟你们一起见阎王去吧!这么一下子,两个小鬼也开悟了。

就是这一件故事,说明除贪之难。

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一旦快接近了极限,就要及时抽身,跳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否则就只会跳人自己给自己挖的坟墓中。

在古印度,一天,释尊带着阿难在舍卫国的原野上漫步。

释尊忽然停步说:“阿难,你看前面的田埂上,那块小丘下藏着可怕的毒蛇!”阿难停下了脚步,随着释尊手指的方向望去,看了之后也说:“果然有条可怕的大毒蛇。”

这时附近有个农夫在耕田,他听见了释尊和阿难的对话,听说田里有条毒蛇,便走向前探看,在那块小丘似的土包下,发现了埋在土里的一坛黄金。

“明明是一坛金子,可这些和尚偏偏说是毒蛇,真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谁能有我这样的运气,锄地锄得一坛黄金,带回家去,下辈子也不愁吃喝了。”

农夫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挖出那坛金子,匆匆带回家去。原先穷困潦倒的农夫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现在突然发了笔横财,自然乐不可支。开始大量地添置着新衣、家具,顿顿都吃精美的食物。

同村的农夫们颇感疑惑,流言四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就传到官府,官吏把他找来问话:“听说你向来很穷,最近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是偷的吗?快从实招来。”农夫无法回答,被扣在官府,整日逼问,不胜其烦,但又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小偷。家人花钱买通官吏,只望能保住一条性命,但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仍然救不出他。

农夫最终被宣判了死刑。受刑这天,农夫望见断头台,心中恐惧万分,口里不断叫嚷:“那的确是条毒蛇啊,真是条大毒蛇啊,世尊!”官吏听见这怪异的言论,认为其中必有缘故,就将此事禀告了国王。国王把农夫叫来问:“你犯了偷盗罪,受刑时不断地叫嚷:“那确是条毒蛇啊!阿难!真是条大毒蛇啊,世尊!,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夫惶恐地禀告国王:“大王啊!有一天我正在田里耕作,释尊带着弟子阿难从这里经过。他们看见埋藏黄金的地方,都说有条毒蛇,是条大毒蛇,可我却不相信,偏偏挖起金子回到家里。我今天落到这般地步,才明白黄金是条大毒蛇的真谛。黄金能使我富贵,也能使我丧命,它实在比大毒蛇还可怕啊。”

接着,他又作偈禀告国王:

释尊说是大毒蛇,阿难说是大毒蛇。

毒蛇恐怖不可比,直到如今才明白。

愚者经常受迷惑,只把黄金当宝物。

因此迷妄无了时。痛苦深渊中沉溺。

只有舍弃心头暗,才能不受黄金惑。

国王听到农夫诚挚的心声,也赞赏农夫的觉醒,并宣布将农夫无罪释放。

世人看欲望,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欲望少一点,情趣多一点,人生会更有意义。佛家讲缘分,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是白搭。

佛说:“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人性最大的缺臆也正是如此。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乌纱帽,甚至丢掉性命。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这样的人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入世,起然出世。

4.荣辱不惊,去留无意

佛说:“人生有两种苦,一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得到的为面子而寝食不安,烦恼不请自到,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得不到的也不必计较,手拍良心,问心无愧,那就是佛。观其形而悟其德,悦目养服,启智而明心,问天问地皆是虚妄,最好的问询是去问自己。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永凝为冰;悟则苦境成乐境,犹冰化做水。人生的苦乐并没有什么区别,迷、悟只在一念间,不论得失,随性自由,得到莫忘形,得不到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有时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还多。天晴月圆是因其真,星辰云美是因其淡。得到或失去,有时只是你一种心态而已。

海涛法师说:“烦恼是生活,快乐也是生活,那何不快乐生活呢?禅心染得千山绿,烦恼场合正好修!”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要得到快乐的生活,就先要有快乐的思想。快乐其实很简单,无争、无欲、无求,一切随缘。

寺院里的草地枯萎了一大片,了无生机,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就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种子吧!”师父说:“不着急,随时。”

找到种子了,师父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下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父说:“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师父说:“没关系,欧走的都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就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把小鸟都赶走了,然后向师父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师父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时,又来了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父的房间带着哭腔对师父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师父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后,往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绿芽,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父,快来看啊,都长出来了。”

可师父却依然平静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平等平常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快乐就是这样随意。为人若能清心寡欲、宠辱不惊,自然就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心淡如水、虚怀若谷,那是道德高尚之士的处世之道。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在商场,在情场,都如剧场一样,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以男女的情场而言,众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梅妃,后来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要想再见一面都不可能。世间多少的痴男怨女,因此一结而不能解脱,于是构成了无数哀艳恋情的文学作品!

还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诗。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的人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

众所周知的《红岩》中的华于良,装疯卖傻那么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这种人确实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多少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其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