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天霜河白番外 在一起 > 第21部分(第3页)

第21部分(第3页)

倾泠心中一动,回身取过古琴,席地而坐,琴置膝上,五指轻拨,琴音顿起。

当琴音自峰顶飘下,箫音忽止,似为琴音所惊。可倾泠不为所动,琴音若行云流水般自她指尖滑落,轻扬飘荡于峰峦危崖间。箫音似为这美妙的琴音所感,又再行吹起。

霎时,悠远空旷的天地间只这一琴一箫,琴音清如玉碎冰盘,箫音轻如风行水上,琴箫合处如花开露坠,如月出云随……不知是箫音引着琴音,还是琴音引着箫音,只闻琴箫相伴,融洽得浑然一体,契合得妙到毫巅。这一日清晨,整个白昙山都沉醉于琴箫之中,人为之痴,水为之凝,风为之停,日为之倾。

当是仙乐,当是天音。

一曲终了,四野无声,天地静然。

许久后,峰顶的诸人才幽幽回过神来。

“公主弹得好琴!”方珈赞叹。她熟知音律,宫中自也是常闻国手之音,可今日一曲却是此生未闻,“却不知那吹箫的又是何等人物。”竟然吹得如此美妙,可与公主配合得如此默契。

“有这等技艺的绝非常人,听闻白昙寺中僧人多有才艺,这吹箫的许是寺中哪位高僧。”穆悰道。

倾泠却如若未闻,垂首敛目,手依然停在弦上,若是细看,会发现她指尖微微战栗。

日出已看过,方珈正待要提议回寺,忽然倾泠指尖一划,顿时清音再起,却是她从未在人前弹过的那曲《倾泠月》。于是,白昙山再次沉浸于优美动听的天籁之音,方珈自也忘了要说的话。

只是这一次,只有琴音飘荡于山间,惊落那枝叶间的霜露,唤醒那沉眠的万物,一遍已过,再一遍奏起,山峦沉醉,万灵俱静,箫音却不曾吹起,未有相和。而琴音,似无遏止的意思,一次又一次地,令天地万物沉醉其中。

那一刻,只有朝日窥得山腰的一处危崖边,有一人倚松而立,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玉箫,指节发白,指甲深陷,几次欲举,却终只是无力垂下。微微仰首,旭辉自松叶间洒落,照一张平静苍白的脸,一双似容纳了世间所有悲楚的眸。

那优美如仙乐的琴曲一遍一遍飘扬在耳边,他静静地听着,心中默默地相合,目光穿过松叶,空空地落向天际。朝阳绚丽,云霞绮艳,可隔着松叶相看,便一切都是支离破碎,便是拼尽所有,也无法求一个圆满。

终于……

当朝霞淡去,那天曲清音亦止。

他无力地闭了目,天地刹那间倾覆。

“公子。”忽然,远远的有唤声传来。

他睁开双眼,看了看手中的玉箫,抬手眷恋地轻轻抚过,然后弯腰,将玉箫缓缓插入泥地中,看着玉箫一点一点没入泥土中,他唇边浮起一抹苍凉的微笑。当玉箫完全没入泥地,只露一圈箫管,他抓一把土撒下,那一点箫管便也掩埋了。他起身,最后看一眼那黄土,转身,林间秋嘉已急急奔来。

“公子,晨间风冷,夫人担心你又受寒,着急唤你回去呢。”

“嗯,回去了。”秋意遥抬步往回走。

“咦,公子你的箫呢?”秋嘉道。他记得早上公子出来时有带一管箫的。

“箫留在府中没带来,你忘了。”秋意遥淡淡地道。

“呃?”秋嘉有些发愣。他整理行装时,记得是有带箫出来的啊,可看公子的模样……难道真的记错了?

峰顶之上,倾泠抱琴起身,矗立峰边,看着脚下深渊,唇角浮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他没有和呢。”

拾 琴箫一曲风雪临(4)

方珈听得,道:“这刻正是早课时辰,那位高僧定是不得空,回头去寺中询问一下,下回再让他为公主和曲就是。”

倾泠未答,只是抬眸望向前方,穿过那青峰原野,遥遥地落向虚空。

那日,观完日出回寺,穆悰要去打听今日谁人吹箫,倾泠却阻止了,倒是另吩咐孔昭去山腰别院问问夫人,府中可有带了箫来的人,若带了,便借一管,她想吹。

孔昭领命去了。

因公主向来行事随性,方珈、穆悰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陪着她继续游赏白昙寺,自然也见到了那两株千日昙。只是此刻只有光秃秃的枝干,与其他花树并无两样。据照料昙花的僧人说,离再次开花还有半年之久,众人闻言失望,倾泠只略略一叹,便作罢。

后来孔昭回来,道夫人闻公主想吹箫,忙命秋仪去找二公子问问,府中只有二公子会吹箫,只是秋嘉来回,“此次出门未曾带箫。”夫人问公主,明日行否,她着人回帝都去取来。

倾泠闻言,摇摇头,对方珈道:“此也只是一时之兴,兴头过去,便也罢了。方令伊着人去和夫人说声,无须麻烦。”

“好。”方珈应道。

夜里,所有人都歇下后,倾泠房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