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去。”几个孩子想着昨晚小花妹妹(姐姐)跟他们说的,县城里的各种好吃的,语气十分强烈地表达着他们的意愿。
“想去就去,大姑父家就是你们自个儿的家。”别看韩大鹏对他的四个儿子严厉得很,但对杨家这些娃娃几乎可以说是千依百顺。
“那大姑父,你等等,我们去拿点东西。”说完,杨春花放开韩大鹏的腿,往房间里跑,其他的孩子也是一哄而散。
杨春林挎着书袋最先出来,然后进入其他的房间,带出其他的伙伴,原本空着的书袋,就是准备装东西的。
“大姑父,走吧。”
韩大鹏摸了摸杨春林的脑袋,“等会,大姑父去叫牛车。”
说完,也不给杨家人反应的机会,大步地走了出去。
“我敢打赌,春林的书袋里全是铜板,我刚刚都听到声响了。”王氏笑着对杨铜柱说道。
杨铜柱看了她一眼,“你那么精明,知道你的娃有多少铜板了吗?”
王氏摇头,“具体的不知道,肯定不少。”
“小熙,今天你生辰,就在家里待着吧。”周氏对着儿子开口。
“不要,我要去大姑父家。”
小春熙直接摇头,等到韩大鹏将牛车借来,在院门招呼他们的时候,一溜烟的跑过去,爬上马车。
“娘,你放心,我会给你带好吃的回来的。”小春熙冲着周氏笑着挥手。
其他的孩子也冲着他们的娘一样地叫道,心里想着,五十个铜板,他们能买好多的好吃的。
黑山县这一天,即使不当集,也很热闹,酒楼,食谱,街边小摊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粥味,“大姑父,一会你会带我们出来玩吧?”
“会的,反正大姑父今天也不当值,你们想怎么玩我都陪着你们。”韩大鹏笑着说道。
等到了韩大鹏家,三个鲲表哥去了县学,杨春林听到这话,很是同情三个表哥,节日都要上学,真是辛苦,可怜。
虽然每个孩子都长了一岁,但有八个之后,韩大鹏担心他一个人看不过,就叫上孔光辉一些,“说,想去哪里。”
“要买好吃的,大姑父,我们自个儿带了钱的。”杨春林将他的书袋拍得啪啪作响。
“行,带你们去。”
然后,没逛一会,八个孩子手里就一人拿着一串糖葫芦,四个站在一个县城有名的点心点前面,四个站在充满烤鸭味道的店铺前面,两个店铺中间,是一家粥店,而此时,韩大鹏和孔光辉就站在粥店前面。
倒不是他们饿了想喝粥,而是八个孩子各自站一个地方,不挪脚。
“小花妹妹,小桃妹妹,你看那点心,好漂亮。”杨春梅看着里面摆着的精致点心。
杨春桃吞了吞口水,“我想吃。”
杨春花跟着点头。
杨春树倒是没有他们那么馋,也不是他喜欢点心超过烤鸭,而是他习惯性地跟在妹妹后面。
烤鸭店前。
“春林哥哥,我想吃。”看着不远处冒着香气,油光光的烤鸭,小春熙抹口水的动作都快比不上流口水的速度。
“恩,恩。”小春旭和小春榜用力地点头,眼里透露着渴望。
杨春林跟着点头。
韩大鹏和孔光辉看着就觉得好笑,也没插嘴,想看他们到底怎么办。
很快,几个孩子凑到一堆,就先买烤鸭还是先买点心商量起来。
“春梅姐姐,今天我生辰,我想吃烤鸭。”最后,小春熙是这么说的。
小春榜和小春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