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笑笑间,不觉已是夕阳西沈,江逸扬跟小鸾都是聪颖之辈,又拥有身为未来人穿越古代应具备的知识和见
解。
虽然刚来到这个陌生的架空世界,多多少少有点灰心,但是他们都明白,。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而且目前江逸扬才十四岁,小鸾十一岁,还有很多时间来了解这个世界的风俗文化,确定以何作为谋生之道。
江逸扬信心百倍地举杯:“生活呢,就是生出来,活下去!就当是再活了一次,哥们儿,为我们以後天妒人怨的美好生活干杯!”
小鸾也笑吟吟地端起茶杯碰了一下他的杯子,“也是,趁著年轻的时候把该干的坏事干完吧!也没几年了。”
两人相视而笑,将茶水一饮而尽,又大大的打赏了小二,江逸扬顺手抓起那把已经弄皱的扇子流氓一样插在腰带里,嘻嘻哈哈的打道回府了。
刚好被福伯催著去寻人的锦儿刚跨出门口,便看到远处走来的江逸扬和小鸾。
江逸扬脸上带著淡淡的温煦笑意,傍晚暖黄的阳光洒在少年身上,将他的衣衫都染出了金边,在他身後投下了长长的影子,举手投足间似乎多了些什麽,那份自信稳重的气质忽然让身为贴身侍卫的锦儿有些警惕,这并不是他所熟悉的最初那个有点淘气幼稚的小孩儿,这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甚至让锦儿感觉尤其陌生。
他呆呆的望著迎面走来的江逸扬,忽然又释然了,也许这才是那个真正的江逸扬,那个从凶恶的土匪里只身逃出并作出冷静判断的少年。
作者有话要说:JJ真的好抽啊。。松鼠都更新了第八章,第七章还在审核掩面。。前三章考完试后松鼠会重写。毕竟那时候实在太太太青涩了。。现在看不下去了唉。。
☆、创业之路
快要入秋了,阳光不再强烈刺眼,感觉隔着好几层薄纱一样温和煦暖,院里的高大古老的银杏树上,原本饱满的绿叶也变为金黄色,挂在树枝上摇摇欲坠,一阵风都能让树枝不堪重负般,将大片金黄银杏叶轻轻抖落下来,在地上铺成一块厚厚的毯子。银杏叶掉落的前几天,福伯都不许小厮们大扫,直到两三天后,地上的银杏叶逐渐失去光泽变软变湿后,才有小厮干干净净的将院子清扫一净。
这天下午,江遥正懒懒的靠在院中特意安置在银杏树下的软榻上晒太阳,他一边喝茶,一边随意的阅读手中的书卷,他身着一袭宽大的浅杏色衣袍,腰间松松的系着靛青色宽幅腰带,长发也未束上,乖顺的垂散在软榻上。
蹙眉看了一会儿,江遥往后随便翻了几页,喃喃道:“号称汴城第一才子怎么是这水平,唉不看也罢。”索性合上书卷,闭眼小憩。
忽然感觉眼前一暗,随即感觉到有人把柔软的的薄毯盖在自己身上,江遥闭眼笑道:“扬儿不是去集市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来人正是江逸扬,这几个月他长高了一些,身体也开始长肉,完全看不出瘦弱的痕迹了。
他刚去集市转悠买了些山楂回来,又在厨房忙活了半天,试图做出双皮奶。失败了好多次后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成品,急忙端来献宝。
一走进江遥院子里,便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正舒服的躺在软榻上,一只手无意识的压着身上的书卷,在满园的金黄银杏叶中显得很惬意,江逸扬有些恍惚,好像认识了义父这么久,还不曾真正了解他的一分一毫,他对自己是不是也是跟对别人一样平淡。
这个认知让江逸扬有些莫名的急躁,他郁悴了,为什么有种忧郁的感觉,难道我也有些逆流成河的小悲伤,江逸扬深呼吸了几下,才端着托盘过去。
走近才发现,江遥似乎是睡着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将他长长的睫毛都染成了金色,微风渐起,吹起他单薄的衣衫,江逸扬莫名的觉得有些生气,这么睡也不怕着凉,真是人傻不能复生。他一手拿着托盘,一手拿过旁边搭着的薄毯盖在江遥身上,动作轻柔。
听到江遥的问话,江逸扬皱眉无奈道:“义父我都回来了好久了。”
江遥伸手去推江逸扬,“让开让开,都挡着我晒太阳了。”
江逸扬顺从的让开,把手中的托盘放在小几上,端起一个瓷碗,里面是凝固的晶莹的奶白冻,上面撒着碎花生,葡萄干和被捻碎的山楂。
江遥好奇的凑过去,“这是什么?”
江逸扬笑道:“这是我跟小鸾新创的甜食,叫双皮奶。你先尝尝。”说着就把小勺和瓷碗递给江遥。
江遥舀了一小块尝了一下,眼睛一下亮了,“
味道真不错。奶冻稍微甜了点,不过跟葡萄干和山楂一起吃的话甜一点未尝不好,只是山楂还未到季节,有点涩。”
江逸扬心下佩服江遥的味觉,他在厨房鼓捣了好几回好不容易调出甜味适度的比例,做的时候也是听小鸾的建议说,为了中和山楂的酸味,最好多加点糖,这才多加了一小勺。
江逸扬看着江遥吃的有滋有味,心里也算有了底,这么看来口味差异应该不会太大。
这段时间他跟小鸾商量了很久,才最后敲定从食物下手的决定。毕竟民以食为天,而对于他们来说,新鲜的吃食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两人天天逛街专门往豪华的酒楼,简朴的小店跑,甚至连路边小摊都不放过,可以说基本把京城能吃的都吃了一遍。
经过很多天的体验,江逸扬基本清楚了,京城里的吃食跟中国古代的没什么两样,大多是鸡鸭鱼肉等炖烧煎煮的中餐,可以说他们发展食品行业,从现代的外国餐种下手的话前途无量,当然前提是他们做出的东西不能太迥异于当地人的口味。
确定创业目标后,接下来当然是艰苦的细节工作:写下他们所知道的菜名,然后凭回忆做出来,细节如佐味的配料,比例等就只能通过一次次失败的实践总结出满意的菜谱。
这么下来,两人不知道糟蹋了多少材料,美名其曰实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