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有一部反映空难之后幸存者心理历程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死而整日责怪自己,总以为如果当时她抱得更紧些,她的孩子就会安然无恙。男主角为了帮助她摆脱自责,让她紧紧抱着一个背包,然后冒险将汽车撞到墙上。撞墙的一瞬间,背包从玻璃窗飞出车外。在这样一个铁的事实面前,女主角终于认识到当时她无论抱得多紧,她都无法挽救她孩子的性命。意识到这一点,女主角一下子释然了。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的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常常接触到灾难性事件带来心理创伤的患者,往往是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得已才上门求助心理医生。
人们在面对灾难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急性心理反应,如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寝食不安等,这时越早进行干预越好,否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精神紧张,反复回想这一灾难事件,屡次因噩梦而惊醒。这一般在突发事件半年内出现,少数案例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将严重影响正常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甚至会企图自杀,酿成悲剧。
在灾难面前,需要心理医生的积极干预,及时地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救援,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化解悲伤、分担忧愁,预防或减轻灾后长久的心灵创伤,以及继发性伤害。“心理救灾”还能帮助救援者稳定局面,帮助他们进行心理恢复,使其能更有成效地投入救援工作。
及时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救援,已经成为救灾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很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员到达现场,对幸存者实施心理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袭击带来的损失;2006年浙江遭遇桑美台风袭击,浙江省组织省卫生厅、科协、心理卫生协会等部门的专家,联合组成“心理援助队”抵达灾区,启动了为期半个月的“心理救灾”行动;此外,在非典、江西九江地震等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过程中,也有许多心理专家参与了心理救援。这些“心理救灾”大大降低了受灾群众的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早日走出了灾难阴影。
自助指南
什么是“灾难综合症”?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因自然灾害(地震、台风、疾病等)和人为灾难(战争、冲突、恐怖袭击、经济政治原因等)受到极大心理创伤,处在焦虑、恐惧、不安、心理失衡等状态人们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困惑;过分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心力交瘁、精疲力尽,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等,并产生以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灾后综合症”。首当其冲的是直接人员,灾难中的受害者自然是病症表现最严重的。其次,亲历现场悲惨场面的救灾人员和记者等工作人员、他们过度劳累和心理紧张的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有计划地去开展心理危机等干预工作,开展“心理重建”。下面八招教你自我情绪调整:
●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
●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用抗焦虑剂或助眠药来协助,这只是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多一点准备可让自己多一份安心。
●近期少安排些事务给自己,一次处理一件事情。
●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心理辅导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和他们谈谈感受。
●规律运动,规律饮食(尤其青菜、水果),规律作息,照顾好身体。注意这段时间免疫力容易变差,小心感冒。
●学习放松技巧,如听音乐、打坐、瑜珈、太极拳或肌肉放松技巧(可请心理专业人员教导)。
灾后自我心理防护技巧
在灾后情况下,除了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人们也可以开展心理自助,通过一些简便的方式,试着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减轻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灾害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1)请尝试面对你的痛苦
·就算你不相信,它已经真实的发生了。
·接受它,这是一个重大的可怕的丧失。
·在面临重大的丧失时,如此痛苦是正常的,而非表示你心理有问题。
·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尝试着面对这么巨大的悲伤。
·你会痛苦表示你还活着,还有能力应付这考验。
·此刻只要体会感受就好,稍后再来学如何处理它们。
·过一阵子你就会知道,你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些感觉里的。
·当你体会到自己的感觉之后,更重要的是去表达他们,但不要因此去伤害自己与他人。
·一段时间的悲伤和沮丧是正常的、自然而必要的。你有理由有悲伤的感觉。
·哭泣是疏通,减轻悲痛的好方法。请尽情的哭吧!
(2)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请尽可能休息。
·请比平常多睡一点。
·太过劳累对你的身心都没有好处。
·唯有能量充足,你的身体和心灵才能早日康复。
·要好好大睡,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