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捡拾干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且烟多熏人。
3)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干柴的空地。将引火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火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字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岩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火物后点燃即可。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后将引火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火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入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4)倘若火柴受潮,或没有火柴,可采用手搓式与弓切式钻木取火,打一根粗1—2CM的枯枝,用刀削光滑,枯枝一端削尖,引火物可找一些干燥的树叶、杂草,在木板边缘用刀削一个V形缺口,将枯枝置于V形缺口,用两手反复搓捻枯枝,引火物引燃。
5)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3)判定方向
1)太阳从东方出,西方落,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
2)可用木棒成影法来测量,在太阳足以成影的时候,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端放一块石头(或作其他标记),木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30—60分钟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顶端放另一块石头。然后在两个石头之间划一条直线,在这条线的中间划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直线。然后左脚踩在第一标记点上,右脚踩在第二标记点上。这时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为正南方,右手是东方,左手为西面。
3)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夜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的关键在于在茫茫星海中,准确地找到北极星。认识北极星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介绍简单且有效的一种:首先找寻杓状的北斗七星(a),以杓柄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五倍,就能在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d)。一般特别地称呼此两颗构柄上的星为要点星球。如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就找寻相反方向的仙后星座(b),仙后星座由五颗星形成,它们看起来像英文字母的M或W倾向一方的形状。从仙后星座中的一颗星画直线,就在几乎和北斗七星到北极星的同样距离处就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4)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5)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6)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7)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4)获取食物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1)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2)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
野果
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
野菜
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
采食野菜的加工方法很重要,加工的目的主要在于去毒和去味。总结我目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工食用方法:
第一是生食。已知无毒并具有美味的野菜,例如苦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即可加调味品食用。另外。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例如马齿觅、托尔菜等,可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3—5分,钟后,将菜捞出,挤出汁液后,加大调味品凉拌吃。这样可以除去一些苦涩味。
第二是直接炒食或蒸食,已知无毒和无不良味道的野菜,例如刺儿菜、荠菜、野苋菜、扫帚菜、扁蓄、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干净。切碎后即可炒食作菜。或加入主食中作粥、馒头、包子馅。
第三是煮浸。这是民间比较广泛的一种食法。对于一些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都可采用这一方法。例如败酱、肥脂麻、水芹、珍珠荣、奠菜、龙芽草、杨梅等。采摘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且不时换水,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过夜。然后即可炒食或主食配合作馒头、窝头等。
蘑菇
蘑菇(菌)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通常食用的有:香菇、草菇、口蘑、猴头菌、鸡等。蘑菇一般的吃法是炒食或作汤,藏族同胞往往在野外采摘后用火烤烤便蘸盐食用,别具风味。
采食蘑菇要特别注意识别毒蘑。在民间,对于识别蘑和可食蘑有许多说法,诸如:毒蘑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蘑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多生于较干净的地方。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则不同,不易变色。毒蘑大都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弱。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煮蘑菇时,锅里放灯芯草同煮,煮熟后,如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黄色,则无毒。
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海藻
我国漫长的海岸和岛屿生长着许多海藻。例如绿藻、红藻、褐藻。海藻一般对人体无害,相反大多数藻类对人体有益,人们常吃的紫菜即是其中之一。海藻易于采集,但应选择那些附着在礁石上或漂浮在水中的。海滩上的海藻因时间过长可能会腐烂、变质。常见的海藻有:红毛菜、角叉菜、鸡冠菜(鸡脚菜)、刺海松(海松)、紫菜(甘柴菜)、裙带菜(昆布)、海索面、鹅掌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