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亦棠姑娘,我是镇上做香粉生意的葛超的妻子,陈巧。&rdo;陈巧笑眯眯地介绍自己。
亦棠礼貌地回应:&ldo;早就听过巧姐的名字了,您快往里坐。&rdo;
陈巧微笑摆手:&ldo;不了,我此番来跟亦棠姑娘说个事的。&rdo;
&ldo;什么事?&rdo;
陈巧道:&ldo;是这样的,我们村有个习俗,在过年的前十天会举办一个锦缘会。这个锦缘会以刺秀荷包为主,要求所有未婚适龄男女参加,主要是为了切磋姑娘们的刺绣技艺和增进小辈们之间的交流。&rdo;
&ldo;所有未婚适龄男女……&rdo;
这不就是大型的相亲会么?
亦棠嘴角抽了抽。
陈巧继续道:&ldo;这个锦缘会由我举办了四届了,每届都是热闹非凡,因着亦棠姑娘是新来的,我怕姑娘不知道,所以就特来通知一声。&rdo;
亦棠笑:&ldo;巧姐照顾周到。&rdo;
&ldo;还有啊,这届锦缘会新来了一位懂荷包的姑娘,叫红萝,她会评定出谁的荷包最好。&rdo;
&ldo;好。&rdo;亦棠点头,可心里却是万般不愿参加这个变相相亲的&ldo;锦缘会&rdo;的,好歹她才十八岁啊!怎么就需要相亲了。
巧姐不知亦棠的心思,继续道:&ldo;那就烦亦棠姑娘在除夕前的十日,带上你绣好的荷包在辰时来锦缘庙,巳时,锦缘会正式开始。&rdo;
亦棠点头,心道:&ldo;这去的地方都叫&39;锦缘庙&39;了,还说不是相亲?&rdo;
巧姐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又嘱咐道:&ldo;这荷包一点要精心制作啊!各家少年郎都会去瞧的,若是你的荷包秀得好,被哪家少年看上了……&rdo;说到这里,巧姐脸上露出了丝丝暧昧的笑容,带着点暗示不明的意味在里面。
亦棠脸色一滞,先前的对这&ldo;锦缘会&rdo;的猜测在一刻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明。
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相亲会啊!
而且看着样子,绝对大型。亦棠想着众姑娘把自己的荷包放在案板上任男子挑选的画面,就仿佛看见了众姑娘变成了一个一颗颗根正苗红的大白菜,摆在坑坑洼洼的街边,任那些彪形大汉挑拣。
荷包有好有坏,大白菜自然也有价格高低。
想着想着,亦棠又仿佛看到了彪形大汉扛着大白菜和摊主讨价还价
彪形大汉:&ldo;你看,这叶子也忒不新鲜了,两文钱给我算了吧!&rdo;
摊主:&ldo;壮士恁地睁眼说瞎话!瞧瞧,这叶子还翠绿绿地滴着水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