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众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一直拒绝见驾、拒绝接见任何大臣的珞王爷竟然破天荒的宣布要带兵出征。
正在寝宫假装抱恙的皇上接到这个消息,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召见凤麒,喜悦之情也是无以言表,当即,皇上便将自己手中的八十万大军亲自交到凤麒手中。
这件事被传开后,满朝文武皆是一片欢喜,民间也在流传着珞王出征,必胜无疑。
皇上龙颜大悦,下旨为珞王举办豪华夜宴,召集满朝大臣皆来参加。
凤麒倒是一改往日的漫不经心,以一个臣子的立场,接受着皇上的百般安排。
而且在出征之前,他要求搬回自己曾经的珞王府居住,皇上得知,更是龙颜大悦,下旨赏黄金万两,又派了几百名家仆将那空设了整整八年的珞王府重新打理一新。
珞王出征,所有的臣子百官皆是一片安心喜庆,唯有段九银一人神情寡然,整日心事重重。
自从那日她求凤麒答应自己出征之后,两人便再没单独见过面。
凤麒每日都在忙,忙着见皇上,忙着见太后,忙着打点他手下那数十万的军队。
好像在这个世上,凤麒与段九银之间,从未相识过一样。
直到农历八月二十八,边关处传来突厥正式向朝庭宣战的战书,凤麒也将一切整理妥当,他亲点四十万大军,向边关前进。
临行前,皇上携百官去城门口相送。
凤麒身披战袍,黑发高束,手牵一匹战马,城门后,是黑压压一片衣着整齐的士兵。
段九银也在送行的众官员之中,她站在离凤麒不远的位置,那人却始终没有正式看她一眼。
风吹乱了他的长发,俊美飞扬的面孔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凤麒仿佛只是一个曾经的过去式,如今,这手握千军万马的大元帅,一身正气凛然、英气勃勃,好不潇洒自信。
阳光下,他站姿笔直,眼神不卑不亢,面带三分笑意七分严厉,让人见了,不觉就矮上他半截。
难怪当今皇上如此宠爱珞王爷,这样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将领,就该有此自信才对。
“珞儿,虽然这次你与朕之间的赌约,朕赢得并不光彩,但无论如何,你终究是输了,朕只希望……过去的那些恩怨,你可以将它们统统抛于脑后,以后,你与朕,还是好兄弟。”
当今天子趁着送行之际,唇瓣移到凤麒的耳边,小声低喃。
见凤麒如标枪一样站在那里无动于衷,他淡淡笑开,随即,从怀里拿出一道小符,不理会对方一脸的冷然绝决,将小符奉上。
“此番出征,你我不知何日相见,这是母后让朕交给你的护身符,出兵打仗,一切皆以安全为主……”
说着,当今天子将一道符递到凤麒面前。
凤麒躬身接过,将符挂到自己的身上,目光清澈,却难掩冷意,“皇上,这次渊国与突厥交战,臣定当不辱使命,凯旋而归,若吃了败仗,臣……今生今世,便不会再踏进这京城半步了……”
皇上脸色一僵,双手一把握住凤麒的双肩,“朕不准,不管是败是赢,朕都要你好好活着,朕会在这等你凯旋而归的那天,然后亲自为你接风洗尘,还有……朕更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说着,目光悠远的望向站在众臣之间,那一身飘逸凛然的段九银身上。
他心底又怎会不知,凤麒此次出征的幕后真相,是与那段小将军有关。
凤麒随着他的视线撇了撇头,却并未去看身后那道灼热的视线。
只淡然一笑道:“臣的终身幸福就不劳皇上操心了,虽然这句话说起来有些俗气,但臣还是希望……皇上能好好照顾太后身体,臣常年不在宫里,太后的将来,就拜托给皇上了。”
言辞间虽疏远淡漠,但字里行间中却不难透出一股亲情。
皇上听了此言后,眉头不禁一展,面露几分感激的喜意,“珞儿……可是原谅朕当年的胡涂了?”
凤麒冷睨了对方一眼,没答是也没答否,只突然下跪行了个大礼,“臣,在此别过了!”
起身,扯住马缰,在两旁官员恭敬的目光中,笔直的向自己的大军走去。
当他的脚步经过段九银身边时,稍微顿了片刻。
两人互相对视,凤麒目光闪了几分,就这么直钩钩看着那咬着下唇的女人。
突然,他扯出一道诱惑性极强的笑容,在众目睽睽下,突然将嘴唇移向对方的耳边,“九银,虽然我对你当初所做的选择很失望也很生气,但我还是要说,就算你当初选择的是我而非这大渊江山,我也会为渊国出征,因为我只是想证明,在你心里,究竟是我重要,还是你身上的责任更重要?”
就在段九银脸色错愕的瞬间,凤麒突然跃上马背,红色战袍在风中起伏飘荡,百官齐声高喊:“珞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臣等,恭候珞王早日凯旋而归……”
那声音在耳边此起彼伏,而那修长的身影却早已经在众人的恭送下,消失得越来越小。
段九银孤傲的伫立在风中,任风吹乱了她的发丝,任泪水肆意流淌,任自己的一颗心,因为凤麒而伤得裂成千片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