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庸朝酒箱子一瞧,好么!平均每个人都喝掉少说一瓶子一斤装三十八度的北琴海大曲了,还少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得酒足饭饱,众人才辞别了老徐,上车重新启程。
张指导这时坐到车上,睡得呼呼地,不省人事。气得车上的叶紫和小葵花不时的朝他瞪上一眼,连带着旁边的钱庸都给瞪了。
钱庸将他的身子正了正,不好意思的对小朋友们笑问道:“张伯伯的呼噜是怎么打的?”
一众小朋友自然不知道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和意图,便学着张指导的呼噜声,呼呼的装模作样起来。一时间满车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好不壮观。
叶紫和小葵花见到如此,也不由得莞尔,自然就不好再发作了。
一路无话,小朋友们吃过了午饭,都没了精神,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一路睡到了虎头镇。
这虎头镇不大,全是靠着虎头要塞的响亮名气,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来维持这小镇的经济。
过了镇子向东不足五百米,便是乌尔雷江,虎头日军要塞便修筑在这条江的江边,与对岸的俄罗斯隔江相望。
乌尔雷江出了名的两色江水,仿佛在向游人倾诉两个国家的不同。
车停在要塞大门前的广场上,要塞本来哪有什么大门,这是在建成博物馆后,才修建的地上建筑。
一众节目组的剧组人员下了车,扛着设备,酒劲还没过晃晃悠悠的走在了前面。架设好设备,对准大巴车的车门。
钱庸架着张指导,领着叶紫、小葵花和蒙氏小二班的小朋友们这才从大巴车上下来。
剧组人员中的主持人,一步三摇的拿着话筒,主持起了节目:“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部举办的华夏少年爱国行栏目,与北琴海皇家礼仪幼儿园联合;走进我们祖国的最东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虎头军事要塞,前来领略六十多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咔!”被钱庸搀扶着走过来,坐在椅子上的张指导,屁股还没坐稳,便忽地站起来,指着主持人说道:“主持节目,你老是晃什么?”
主持人还有些睡眼朦胧的模样,朝着张指导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对不起,张指导,我重来,我重来。”
这时,旁边的副导演走到张指导身旁,小声的扯了扯他的衣襟对他说道:“张导,不是他在晃,是您……椅子坐到了石头子儿上,是您在晃啊。”
张指导从刚带上的眼镜上缘朝副导演看了一眼,冷冷的问道:“是吗?”
副导演见他有些气儿不太顺,连忙说:“哦,其实不是,是我有点晃,您知道我不能喝酒,一喝马上就多。哎,不行了,我到那边休息一会去。”
说着,捂着额头,装模作样的蹩到了一边,找了个折椅坐下,坐到那里假装睡觉去了。
这时候陶奇他们小朋友,已经一个接着一个的从大巴里面下来,聚集在一堆,等待着老师的安排。
摄像师早已把需要的镜头录制好了,朝着主持人做了一个手势。主持人明白,收起话筒,几个人将东西一收,副导演“噌”的一下起来,喊道:“ok,今天就拍到这里,我们收队,安排住宿,其他的节目,明天开始拍摄。”
说完,组织起节目组的同事们,便离开要塞大门,朝着紧邻而建的宾馆开道而去。
只留下刚刚下车的小朋友们大眼瞪小眼的愣愣看着。
陶奇更是好奇的问道:“咱们不是要参观要塞么?怎么收队啦?”
叶紫虽然也有些纳闷,她作为老师,也猜到了七八分原因。不过她不完全明白也装明白的说道:“录制节目就是要一点点的,今天的节目就是录制到这里,接下来的节目,要到明天才开始拍摄。
接下来咱们小朋友们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自由活动了。
小朋友们,我知道这里的江水是两色的,我们到江滨去看看好不好啊?”
小葵花阿姨在她说这话的时候,一个劲的扯着叶紫的衣服。叶紫说完了,才扭头看她,不明所以。
小葵花阿姨连忙小声的解释道:“叶紫啊,小朋友们这么小,哪能自由活动啊?你当是你们大学搞活动啊?
江滨就更不能去了,万一哪个小朋友不小心掉下去了,咱俩哪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啊?”
叶紫一愣,她压根就没想到这些,毕竟她当幼儿园老师的时日尚短,哪有小葵花阿姨的经验。
这时话已出口,小朋友们都已经跃跃欲试的想要出去玩了,叶紫立即有些尴尬。
领着他们去吧,很危险;可是不领着他们去吧,自己说出去的话,却做不到,岂不是伤了小朋友们的心?
第三十七章
(第一更)
正当她在这里进退两难的时候,察颜观色发现了叶紫窘境的陶奇忽然说了一句:“叶紫阿姨,我听说这里有个关帝庙,好像是很出名的,刚才我在车里见到了,好像人挺多的,我们都想去那儿看看。”
上一世陶奇初中的时候,班里曾经组织过到虎头要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间有空闲的时候,陶奇的老师们都曾偷偷摸摸三三两两的钻进那关帝庙,是以陶奇对关帝庙的印象深刻,这时便脱口而出帮助叶紫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