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官路商途续篇 > 第303部分(第1页)

第303部分(第1页)

小有影响才有获得海外风投或私募注资的可能,那也只向大型门户网站迈出第一步。

对于网站运营者来说,有一个目光远大、头脑清晰、目标明确的投资人,无疑是件很幸地事情,听张恪这么说,马向东心里就有了底,也不用多解释什么了,送张恪与唐婧上车离开。

看着带着国务院部门车牌地大排量黑色奥迪绝尘而去,马向东开玩笑问梁文江:“你确定你小姨夫不是某个国家副主席或副总理的私生子?”

“我也想啊,”梁文江从来都看不透这个比较小四岁地表弟,他做成的事情,说出去都没有信,“可是要有人信啊。”

王彩玲吐吐舌头,搂着梁文江的胳膊,笑着说:“没见过真人,的确很难让人置信啊。”

梁文江之前跟女友说过一些锦湖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就算昆腾在线九六年年中获得锦湖五百万注资的事实面前,王彩玲也不大相信这么大的企业会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捣腾出来的。

虽然美国出了一个比尔盖茨,在美国硅谷的青少年巨富也很常见,对于清华、北邮的学生,硅谷是他们向往的圣地,对这些事情自然不会陌生,但是很多人都坚定的认为国内缺乏比尔盖茨成长的土壤。

()免费电子书下载

马向东吐了一口气,说道:“老段不是进了电子工业部吗?他们部门正采集数据排九七年的电子企业百强,爱达电子可能在十三四名左右……一个才成立两年的电子企业……”感慨的语气里,有着更多是对未来的期待,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很坚定的认定未来十年是互联网的时代。

□□□□□□□□□□□□□□□□□□□□□□□□□□□□□□

路过东单公园时,唐婧看到有穿紧身、衣服缀着亮片的男孩出入,扯了扯张恪的衣袖说道:“那些男孩子打扮好像还挺时髦的……”

给徐学平开车的司机在前面听了轻笑了两声。

张恪开始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听司机这么一笑,侧头掠了一眼,看到那些大冷天还穿紧身衣、还有一个即使穿着厚外套、色彩也很鲜丽的两个男孩子正往东单公园里面走,他倒是想起来了,东单公园是北京同性恋的聚集地。

这时候网络还没有流动,这些同性恋们大多到东单公园来“钓鱼”,这些衣着光鲜、扎眼、眼角眉梢带着异样风情的男孩子,圈外人会感到诧异、不解,圈内人却能一眼就辩识出他们是一群特殊职业者。

张恪轻声说:“好像有人说这里是王小波小说《东宫西宫》故事的发生地……”

“啊?”唐婧倒是看过王小波的小说,不过对小说的故事背景却不大了解,贴着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东单公园。

王小波的小说,张恪初读时,有着新奇、大笑、荒诞等诸感交集的感觉,再读只是悲凉而已,这么想着,也禁不住回头望了两眼。

唐婧说道:“王小波大概是跟米兰昆德拉一样都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吧……”

“或许吧。”张恪轻声说道。看到司机透过后视镜朝这边望了两眼,或许也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或杂文也说不定,张恪笑了笑,王小波在国内的影响力,张恪以为倒是不比米兰昆德拉弱,说他们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应该是恰当的评价。

“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唐婧不无向往的说,“王小波也住在北京吧?”

“不知道啊,或许吧,我又不是文学青年。”再过两三年,文学青年这个词就要成贬义词,谁被别人按上这个称谓就会跟别人急,张恪嘴角流露出一丝淡淡若无的浅笑。

张恪这才想起来王小波这时候还没有猝然逝世。王小波是在什么时候猝然逝世的?太具体的时间,张恪记不起来,但是印象中就在九七年春天因为心脏病突发英早逝。正值他创作的巅峰时期,张恪以为,王小波的逝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损失,留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与怀念。

明知道王小波会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就猝然离世,张恪还是选择袖手旁观,不晓得唐婧知道之后——假若告诉她一切的真相——会不会抱怨自己此时的残酷冷血?

王小波的死,应该是死于心力交瘁,因为生活上的、写作上的,更是因为他体会到的种种不自由、不愉快。又怎么能让他体会不到那种种不自由、不愉快呢?

第505章 陈信生

张恪决定将王小波的事情忘掉,忘掉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是置之脑后,不去想这件事情。

年初三,邀请陈信生一家到西单文化广场附近茶庄喝茶,西单是北京的核心商业区之一,倒是方便周叔惠、晚晴、唐婧她们逛商场。

倒像是相约出来逛街,女人们逛得兴致勃勃,张恪与陈信生两个大老爷们耐不住脚力不胜,躲到一边的茶馆歇息聊天。

张恪与陈信生坐在茶馆里聊天,自然也会谈到陈信生今年三月底他与TI之间的聘用合约期满的问题。

“TI中国区的业绩光辉瞩目,我想安吉伯先生一定对你的留任寄予很高的期待吧。”张恪端着精致青纹白底的骨瓷咖啡杯,懒散坐在藤编椅上,室外的气温很低,但是阳光从玻璃窗洒进来,室内却如春后的温暖。

“在TI,不能将自己的成功都归功到自己的能力头上来,”陈信生笑了笑,“TI换别人来做中国区的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就像刘明辉的去职,并不能给爱达电子带来多少业绩影响一样,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要说个人的能力,我相信,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一流的,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在外企打工的职业经理。”

“有些过谦了,不过在某程度上,我与你的观点一致。”张恪笑了笑,说道:“现在国内兴起个人领导力这个概念,这又是在拾西方企业管理的牙惠吧。我看这大概是一些海外企业十年前就抛弃掉地东西,不过这时候对国内企业还是有些用处的。国内的民营企业大多规模都还小,掌控方便,个人领导地魅力能发挥出一些作用。不过,个人能力再强、再有领导魅力。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说什么个人能力、领导魅力,对于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则是远远不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