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三人的身材高大,根本不是倭人那样的矮小。个个都在五尺五寸以上,内中一个竟然有六尺之躯。
看其样貌:皮肤白净,手脚也不粗大,显然平日里都是养尊处优之人。观其神情,虽有些惴惴,但绝无卑微低下之感,举手投足间别有一番自信。
高老爷在商界纵横多年,也算眼光老辣之人,看这三人,却瞧不出什么路数。
正疑惑着,见三人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眼神极度古怪,心里一阵毛,不由倒退了一步,心想这几个莫非有龙阳之好,怎么看他这样一个男人也如此的糁人。
这边萧子山他们看那中年人面色变换不定,也有些疑虑。这人看起来有五十来岁,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绸圆领。相貌周正,蓄着淡淡一缕胡须,白净的面孔微微胖。和身边那几个又黑又瘦小的家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老爷冲着文德嗣拱了拱手,问道:“不知好汉怎么称呼?”
文德嗣的冲锋衣因为下摆较长,质地看起来类似绸缎,与两个短衣帮的粗布衣差别明显,便被高老爷认作是为的。
这话一出,文德嗣立刻听出来,这不是广州话,倒有些现代南京话的口音。于是操着普通话道:“我等自海外来,夜不辨路,偶入贵宅。请问此地是什么地方?”
高老爷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不过凭直觉,这些人对自己没恶意,他毕竟走惯江湖的,慢慢问道:“几位好汉自哪里来?”
既然言语上能够沟通,双方连说带写的互通了姓名,文德嗣便将早已商量好的套路说了出来。
“我等先辈皆是中华人士,崖山之后,逃亡海外。曾在渤泥创下一番家业,奈何那国主见汉人势大,屡不容于我,只得再次出海向南,直到了万里海外的澳洲,如今也有二百余年了。”
高老爷沉吟片刻,道:“这么说你们并非倭人了?”
“我等乃是华夏之民,怎会是倭人?!”王洛宾不满意的插话道。
高老爷抬了抬眼皮,这伙海外之人真是不懂规矩,一个下人也随便插话。
“我等并非倭人。”文德嗣道,他见这明朝员外老爷对这套说辞没什么异议,愈大胆起来,便说那澳洲原是蛮荒之地,只有少量的土人,先辈在那里披荆斩棘,终成乐土,安居乐业。历代先人都心怀故土,所以派遣他们几个携带货物一路经商过来看看。
其实这话里的漏洞是很多的,他们怎么进的城,船又停泊在哪里,都没说明。不过正如文德嗣所预计的那样:有时候你只要有一个说法并且坚持就可以。
高老爷频频点头,渤泥这个地方他是知道的,每年都有好几艘洋船(明代说的洋船并不是外国船的意思,而是通洋之船,即明代商人贸易船只)去那里,从没听说过这个事情,不过他懒得较真,反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谁能搞得明白!再说他对渤泥还是澳洲都没兴趣。
“……我等不明路途,误入贵宅,惊动宝方,恕罪恕罪。”文德嗣说着,照猫画虎的行了个拱手之礼,“我们自海外来,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好说好说,”高老爷道。这几个人身怀重宝,又能深夜入城,极不简单。这套说辞姑妄听之就是,“这里是大明广州府,南海县。”
文德嗣紧接着又追问一句:“不知今日是何年何月何日?”
高老爷一怔,答道:“天启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