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版定名,按理想的方式,理应避免使用“三五八一”本名,但又要体现它也是出自同一商号的实力背书。
可这在古代高风险社会,人怕出名猪怕壮。两个合伙人都认为闷声发财比高调做商号品牌更合时宜。
那么,低配版的名号只需看上去与“三五八一”之间“莫须有”点关联就足够啦。
燕纾最终给它定名为“三一小砖”,也得到了旻元章的赞同。
这个“小”也只是相对于其他边砖而言,相比“三五八一”反而是更大码的。”三一”的含义不做特定解释,唯擦边蹭流量、好念好记耳。
“三五八一”的传奇,已处在每包一千五百两“通银宝钞”的有价无货状态,唛号影响力扩散到各大茶行茶商业内。有些权贵勒令投靠其门下的茶商拆解茶砖、加快试制,以图分羹。
但是,茶商和工匠们办不到啊,这属于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限制。仿品无一例外只能模仿外形,没法破解精魂。
正在此时,它来了,它来了,“三一小砖”在“三五八一”火爆半年后,踩着秋冬时令入场,打出了“暖胃化脂”的功效口号。
“三一小砖”投放量大、性价比无敌。
它不定位于奢侈品,而是“快速消耗品”。对目标客群充足供应,不留给模仿跟入者比拼机会。后来,“三一小砖”也确实成为它的茶客群嘴里不可替代的日常“口粮茶”。
旻元章虽是个货真价实的古代土着,但在商业上天赋异禀,又肯向燕纾询问学习。他在“三一小砖”的幕后操盘时,不走寻常路,没有继续绑定大宗正夫妇,而是直接选择黑市出道。
这是没有更好办法的选择。
“三五八一”茶砖的盛名引起了宫廷内府的关注,因量少不足为虑,且大宗正早已私下进献给皇帝陛下,明路已过,倒也罢了。
若同一间铺子里再出一个爆款茶,货源充足,却又一次不在皇庭纳贡名单上,他们就都麻烦了。新帝心胸狭窄并敛财如命,避之为上策。
京都黑市,能在皇城根儿下屡禁不止一直存在,恰有它自己的一套底层生存规则秩序,偏偏是新帝及其爪手搞不定的地方。
一夜之间,黑市上冒出来大量的新品种黑茶砖,名为“三一小砖”。在众多摊位同时亮相,统一的货品及包装,然后迅速被前来交易者买走,继而通过各自渠道倒手套现。所有参与者获利都十分丰厚。
茶客们也得以满足。不出半个月,“三一小砖”遍布京都那些富贵人家府上,成为“三五八一”大牌平替的不二选品。
巨大的利润让本就铤而走险的黑市走向了一场买卖狂欢。鱼龙混杂的各方在这一项上竟然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谋和默契,导致“三一小砖”能够顺利地源源不断出货一万担。不仅供京都,还流向京畿之外。官府查不到关键线索,揪不出始作俑者。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
一年内两款茶砖为旻元章和燕纾的财富积累再添新高。哪怕“通银宝钞”贬值速度很快,几天就膨一膨,但它们都远远地跑赢了。
后两年,“三五八一”与“三一小砖”在不同市场上稳占一头,天下驰名。
燕纾也因持续合作,对旻元章了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