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苏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 第26部分(第2页)

第26部分(第2页)

也在公元前294年,秦国罢免了楼缓的相国职位,这标志着它跟赵国的关系开始降温。对那个总是三心二意的盟友,秦昭王显然是越来越不耐烦了,决意重新寻找合作伙伴。

他的目光再次盯上了齐国。

据《史记·孟尝君传》记载,在薛公离开临淄之后,“秦亡将吕礼相齐”。一位从秦国流亡的名叫吕礼的将领,跑到齐国来政治避难。

吕礼逃离秦国的原因,《史记·穰侯传》的记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魏冉相秦,欲诛吕礼,礼出奔齐”。吕礼究竟怎么得罪了魏冉,以致惹下杀身之祸,全不清楚。

其实从后来发生的情况看,吕礼的出亡是秦国策划的一次假叛逃。魏冉可能确实和吕礼有矛盾,所以才借机制造假象,这位秦国的实权派此时还没想过,吕礼的行动会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虽然身在行伍,可吕礼不光会打仗,搞公关也十分在行,很快就拉拢了齐王身边一个叫祝弗的官员。这祝弗应该就是苏秦对燕昭王说的那种“亡国之臣”,贪财好利,拿了吕礼的好处,自然要替人家办事。正是通过他的美言,吕礼不仅迅速得到了齐湣王的赏识,还受聘任坐上薛公曾经盘踞多年的位置,成为齐国的又一位相国。

打定主意要跟赵国解约的秦昭王,重新开始对齐国展现要合作不要对抗的姿态,一心想打造真正强强联手的战略同盟。齐湣王应该很快就发现,这位“亡将”吕礼的种种言行作为,仍然偏向那个他声称已经背叛了的国家。

可他并没有拆穿吕礼的假面。

其实齐湣王又何尝是傻瓜。他对吕礼的任用同样有自己的盘算,就象苏代随后对薛公指出的那样,他这样做也是“欲取秦也”。现在的齐湣王需要跟秦国修好,甚至结盟,因为他此时正在预谋侵略宋国,而宋国却是秦国的盟邦,要想令秦国在宋国危难时不加援救,就只有让它跟齐国站到一起才行。

眼看两个超级大国在靠近,燕国君臣明白,秦国这时候决不愿意看到他们对齐国搞什么阴谋,免得连累了它向人家示好。这些年来,燕秦关系一直维持得不错,以燕国的实力,还是避免得罪秦国这个阔亲戚为妙。燕昭王跟苏秦也只好暂时把密谋的东西搁置在一边,韬光养晦,静观待变。

跟齐国关系的缓和确实让秦国获益,从这一年开始,秦国军队接连不断地攻击魏、韩这两个齐国原本的盟友。韩国丢失了垂沙之战后从楚国夺来的邓、宛两大冶铁中心,到公元前290年,连拿回来不过六年的武遂也不得不重新献给秦国。魏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兵败失地,可能还一度被迫成为秦国的附属,因为苏代曾建议薛公“急北兵趋赵以和秦、魏”'6',话中将秦国与魏国并称,表明它们是站在一起的,魏国这样作显然不会是情愿的。而对所有这一切,齐国竟听之任之,从不救援。

齐王的不作为,标志着曾经无敌天下的三国联盟彻底瓦解,齐国让自己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

打击魏、韩的同时,秦国也没忘了一直对它深怀仇恨的楚国。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写信给楚顷襄王,指责“楚倍秦”,不是弄死楚怀王的秦国对不起楚国,反倒是楚国背弃了秦国,所以“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要带其他国家跟楚国玩命,“愿王饬士卒,得一乐战。”他很高兴打这一仗。

话说得极为猖狂,但也真的吓住了楚顷襄王,楚国确实无力抗击秦国,他只能咽下亡父的怨怒,急忙跟秦国重新讲和'7'。屈原继续反对联秦,最终被发配远方,作为一位精神流浪者度过余生,直至多年后自沉汨罗江。

中原诸侯纷纷依附秦国,自然就冷落了齐国。

齐湣王却一点都不怕孤立,他自信凭自己的实力,就算众叛亲离,也没谁能奈何齐国,何况只要跟秦国复交,诸侯还不一样要看自己的脸色。

可是他属下的臣子中却有人看出时局这样发展下去对齐国最终必是大害,所以坚决反对不惜代价地与秦国和解,周最便是这支反秦势力的代表。

这个帮派里还有一位名人,那就是苏秦的大哥苏代。从史书记载的他在此期间的行为,以及后面提到的吕礼要整治他的态度上看,他应该也是反秦集团的首脑人物。

周最和苏代都是有名望的精英人士,他们率领的团队能量不可小视。但这个时候,齐湣王固执自负的个性已经充分显露,听不进与己相反的意见。他对这些曾在薛公手下作过事的大臣可能也不太信任,这种疑虑并不是没有道理,事实表明,至少苏代就仍然跟薛公保持着联系。

所以反秦派的活动非但没能取得成功,倒让齐湣王疏远了周最,甚至要“逐之”,将他赶出齐国官场。

见周最已经岌岌可危,自身难保,吕礼开始腾出手来“欲困苏代”,准备扳倒这位知名说客了'8'。

苏代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他也不能跟吕礼及其背后的齐湣王硬拼。他只有采用迂回策略,而这就必须借助一个人的力量。

这个人就是薛公。

五。两方争斗,胜利的却可能是第三者。

已经是官场老油条的苏代,并没有直接求薛公帮忙,那样作人家未必肯出手相助,因为薛公自己的处境也不是很好。他使用的依然是假装为别人着想的献策手法,这招虽说已不新鲜,但它特别容易刺激起人们争权夺利的欲望,所以成了说客策士常演常新的保留节目。

《史记·孟尝君传》讲到此处时说苏代“乃谓孟尝君曰”,好象是他当面对薛公进言。以此时的政治环境,作这种密谋的活动,苏代决不会明目张胆地跑去薛地找薛公,他应该只是给薛公写了一份密信。

在密信中,苏代先感伤地说到周最对齐国一片至诚,却落得要遭驱逐的下场。接着指出齐王如此按照吕礼祝弗的路子走下去,齐国跟秦国一旦结成了盟友,吕、祝二人必然“重矣”,权势地位都将无人可敌,而薛公在齐国的份量却“必轻”,前景堪忧啊。

那该怎么办?苏代自然有他的解套方法,这就是前面讲到的那句话:“君不如急北兵趋赵以和秦。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