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中学生科普活动有哪些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一提起水虎鱼,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它们对毫无防备的人们发动的疯狂攻击:短短几分钟内,受害人就只剩一堆白骨。事实上,大批当地儿童每天都在水虎鱼出没的水域洗澡与嬉戏。南美的内陆湖遍布各种水虎鱼。撇开它们可怕的名声和早期探险者添油加醋的传说,水虎鱼在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虎鱼捕食赢弱、受伤或死亡的猎物,从而清除了水中的腐烂物质。它们很少会主动攻击强壮而健康的动物。

水虎鱼是掠食者,也是清道夫

帕那尔人是生活在亚马逊的土著人。对他们而言,遭遇水虎鱼是愚蠢而并非不幸。事实是水虎鱼只在特定状况下攻击猎物,它们通常不会去理会鲶鱼,但它奇特的游姿引起了它们的注意。水虎鱼很少在活水中攻击健康动物,而是猎取衰弱濒死及已死的动物,如同狼寻找兽群中最软弱的去攻击。水虎鱼不像多数鱼一样群集,它们只在争夺食物时暂时休兵,彼此共存。它们攻击之迅速令人吃惊,鲶鱼被吞噬后仍在*,很快地,鲶鱼便尸骨无存了。

帕那尔人认为河流中的某些威胁远大于水虎鱼,这些人正在猎捕他们最怕的水中生物——温驯的黄貂鱼。黄貂鱼静静地躺在浅水底,通常还覆盖着沙泥,在清水中几乎不可辨认。

黄貂鱼通常无害,但如果有人踩到它,它的防卫反应是拍打包复酸液的有刺鱼尾。打到不备的涉水者足腿上,再把刺戳进伤口中。这种伤口要疼痛几个月才能痊愈。大多数帕那尔年轻人都有黄貂鱼所留下的伤痕,他们讨厌黄貂鱼,只要看到就去叉它。切下它的尾巴,把流血的黄貂鱼丢回河中,让水虎鱼吞吃。

帕那尔人经过世代的试验学到生存法则,经验教导他们要尊敬而非惧怕水虎鱼。就像所有动植物,它的生存和行为都有法则,水虎鱼并不是早期狂热的白人探险家所描绘的灾害,它们是生态系统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些水域中,遭水虎鱼攻击的危险很小,但他们也知道离此不远处有些地方帕那尔人永远不会涉足。因为那样一定会遭到攻击。

亚马逊有句老话:“在夏季,每日下雨;在冬季,终日下雨”。在雨季,水位高涨淹没盆地,原本干燥的森林由于河位变宽而溢水,河流和湖泊的黑暗边界如今是一片幽暗森林。

水虎鱼在旱季的饥饿日子被丰沛时期取代,它们梭游在枯枝中寻觅猎物。如潮汐般,水渐退去,多数水虎鱼回到河域,却有许多困在浅塘中,成为上百种鸟的明显猎物。有些水虎鱼留在深湖中,有足够水量支撑到下个雨季,但这只是短暂缓解,因为它们会逐渐面临饥饿。在被隔离的前几个月,水虎鱼猎食池塘的其它鱼,渐渐地它们耗尽资源,食物的竟争加剧,很快便只剩下水虎鱼,它们会同类相残。同类一出现衰弱迹象时就会彼此吞噬。只要一有机会,像出现一只兀鹰,水虎鱼就也会蜂拥争食。亚马逊是平衡之地,光亮和黑暗,绝食和饥馑,生和死,一人的不幸是另一人的幸运。这里没有邪恶,只有善良。

看来残酷野蛮的事只是有效率的美,不如此便无法平衡。生命的设计在亚马逊十分严密。目的只有一个——延续物种。大自然耗时数十亿年设计出相互依存的复杂系统,每种动植物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了群体生命而活。水虎鱼也是如此,它不仅为了自己而存在,它存在是因为在亚马逊生态的维系上扮演重要角色。水虎鱼如同狼,是在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它极少猎食健康强壮的动物。

水虎鱼是掠食者,也是清道夫。将死亡动物的残骸吞噬干净。由大处看,水虎鱼的工作是清除河流中残屑,如同兀鹰和土狼一样,保持草原清洁。水虎鱼清除衰残病弱和死亡的动物,以保持河流健旺。

但你也不难在亚马逊的任何一条河上听到水虎鱼攻击健康人的恐怖故事。阿鲁兹是北巴西里的尼格罗巴塞罗村庄的疟疾防治员,他小时曾被一群水虎鱼凶猛攻击。他记得年幼时看着父亲在河岸清理野猪内脏。他不假思索跳进河中,河中已满布被猪血和内脏吸引而来的水虎鱼。他一入水,水虎鱼就攻击他的嘴部,即使他父亲在几秒内就把他拉出来,他已留下难以抹灭的疤痕。这种意外很少见,亚马逊的人知道有伤口时不要游泳,不要在他们洗澡的水中清理鱼或猎鱼。他们学会谨慎,跳下水前必先观察。

水中飞碟——星鱼

太平洋上有些岛屿前几年还在,后来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迹。最近一些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他们发现,南太平洋中有种“星鱼”,个子很大,直径一米左右,宛如大圆盘,它的身体四周长着16条取食用的爪子,其上密布毒刺。

它游动时,就如一只旋转的盘子,所以澳洲人称它为“水中飞碟”。

正是这种“水中飞碟”,制造了一件件小岛失踪案。星鱼专以珊瑚和珊瑚礁石为口粮,且胃口颇佳。一条星鱼一昼夜就能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当它们群起争食,一些小岛屿便逐渐消失了。另外还有些较大的岛屿,则可能被星鱼从根部咬掉,成为无根之岛,于是被海流冲走了。一些科学家从空拍摄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岛屿竟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这难怪在原来的位置找不到这些岛屿了。

会放电的鱼——电鳐

在温带海洋中有一种会放电的骨软鱼,它的名字叫电鳐。

盛夏,人们在海中沐浴,在浅水中行走,有时会突然感到周身麻木难受。这是附近水里有电鳐在放电。电鳐放电对患有风湿病的人起着电疗的作用。古代希腊人、罗马人早就知道电鳐放电的性能,并利用电鳐来治疗疾病。

电鳐可以放出50安倍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每秒钟放电50次,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儿它又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鳐是怎样放电的呢?原来在电鳐胸鳍的内侧各有一个由肌肉*而成的放电器。每个放电器是由若干肌肉纤维组成的六角形柱管,管中贮存着无色胶状物,通常起着电解质的作用。管内又分成若干小的间隔,每一间隔里有扁平的电极,神经末梢连接的一面为负极,相反的一面是正极。这些电极都是很小的电化学细胞组成。当电鳐受到刺激时,受神经末梢支配的细胞膜便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这样就产生了电位差,继而产生出电流。电鳐的放电器是由肌肉*而成,所以在连续放电后,肌肉纤维疲劳了,就放不出电来,休息一会儿,疲劳解除,又可以放出电来。电鳐放电是为了防御敌害和捕食,大鱼碰上电流,急忙避开,小鱼被击昏、击毙,正好成为电鳐的食物。

电鳐的放电特性启发了人们发明、制造能储存的电池,伏打电池的设计就产生了。伏打称这个装置为“人造电器官”。这样,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源就在电鳐的启发下问世了。

我们日常生活里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填装的糊状物是由伏打电池的液体改进而来的。这种糊状的电解质也是受电鳐的启发(电鳐的发电器里装的是胶状物)。这样,人们用的电池就可做得小一些,灵巧一些。

………【第一节 战争宝藏之谜】………

被战争毁灭的黄金帝国

——阿兹特克帝国(墨西哥)的灭亡西班牙殖民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