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自我安慰着——而且,要他能平安地回来再说。
说实话,如果周远达把沐英一个人丢在外面自己回来,周芷若一点也不吃惊。周远达不是个坏人,但在这种情况下,牺牲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小孩子来保全自己一家人,倒是有可能的。
周芷若竖着耳朵听着,沐英果然也是过惯了这种日子的,一直没有说过一句话,就听见周远达与薛氏又低声商量了两句,便带着沐英悄悄地开了门走了。
不多时薛氏也回了房来,熄了灯上床,在周芷若身侧眯了一会儿。待得天亮,薛氏忙起了身,唤起了周芷若,匆匆地准备早饭。
周芷若装作吃惊的样子问:“怎么昨天的沐英弟弟不见了?”
薛氏忙道:“芷若乖,昨天的事,千万别对人说,不然咱家可是要大祸临头的。你沐英弟弟,过几日便会回来,你千万要装作不认识他。”
周芷若点了点头,又问道:“昨天夜爹爹没有回来么?又在林子里过夜了?”
薛氏道:“你爹在南边有个亲戚,带了个信给你爹爹,有急事要找他,他连夜去了集庆了。无论谁问起,你都要这么说,明白了么?”
虽然周芷若只有五岁,但是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样子是既乖巧又懂事,薛氏也不以为她为多嘴说出什么,但是仍不免叮嘱一番。
周芷若自然是应了,薛氏又让她这几日只在家中,不要出门了。周芷若本来也不太想出门遇着何长生那群傻小子,只是以前若一直不出门,又怕父母生疑,只得勉强自己出门看这群傻小子成天打闹嬉戏。
前一世的周芷若,自记事起母亲便已去世,之后便终日陪着父亲在船上,对于母亲的记忆和之前的生活,周芷若都只有很少的模糊片段式的记忆,也根本不记得自己上一世四五岁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所以看着这群傻小子在村里顽皮,也没什么触景生情的地方。
早饭过后,薛氏便出门去了,周芷若知道她是去隔壁人家坐坐,说说自家无后,要过继一个孩儿的事。或者,也会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提起沐英的母亲来吧。
只是不知怎地,周芷若一想起沐英,总有些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他的眼神,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让自己放不下他。
想了几次,忽地就发现,这双眸子,像极了张无忌幼时的样子。
其实张无忌幼时极为有血性,虽然心地善良,但是却有一股桀骜这气,对于想要欺凌他利用他的人,他从来也不屈服,不管是何太冲还是玄冥二老,他从来也没有服过软。甚至于咬殷离,也是因为他的这股子血性,而这股子血性,也正是吸引殷离的地方。
事实上周芷若前世之所以对他倾心,心中也有着当年他不服输的那股子血性。及到后来张无忌成年后性格大变,周芷若对他也是颇为失望,只是因为失手伤了他,之后便一直与他纠缠不清,心中也就更放不下他了。最后被师父灭绝师太逼着起誓,心中更是愧对于张无忌,所以最终自己对张无忌的感情,已经变得极为复杂,除了爱,还有着不甘、不服、愧疚、自怜,以及对当年那个心底的影子的追寻。
事实上看到殷离最后离去时的那个样子,周芷若的心里其实也有点理解她——实际上比起长大成人后优柔寡断的张无忌,的确是幼年时有些叛逆的他更有魅力。
只是周芷若是个更现实的人,所以才不会像殷离那样去追寻自己心底里永远的那个梦罢了。
第九章 制造假象
周芷若也不禁自嘲起来——难道自己还没有放下张无忌?前世自己不能和张无忌在一起,所以这一世看到一个跟他有些相似的孩子,就想把他当成张无忌的孩子来抚养么?
前世的周芷若,晚年孤苦伶仃,倒也有过收个弟子或义子义女之类的来膝下承欢,但终究因为种种限制而放弃了。
如今周芷若身子虽然只有五岁,但心理年龄却是个四十多岁的人了。所以见到何长生那些孩子顽皮打闹,她只有觉得无聊而已。而见到沐英,她却有着一股母性一股的感情自心底油然而生。
自嘲一番过后,周芷若便强将这股思绪抛到脑后,专心修练起《九阴真经》来。这一世的她,得母亲腹中的先天之气相助,将九阴真经的内功练得如火纯青,若待得到她十七八岁上,只怕便是张无忌,也未必是她对手——当然了,待得张无忌学了乾坤大挪移和圣火令上的武功,那就又不一样了。
这样在有些期待又带着一丝焦虑中,日子又慢慢地渡了过去。还好薛氏祖上本是襄阳人氏,因南宋被灭后才逃往江南,辗转数地,最后才定居在集庆,至今也不过二三十年,也并非是集庆土生土长的人。周远达更是荆北人,当年因着帮工才随人去的集庆,与薛氏一见钟情,这才相约私奔,所以也不怕有人去集庆真的查访薛氏和周远达的家世,以及沐英的来历。
却说这日薛氏午后出门不久,便与隔壁的何常有的老婆卫氏一起回来了。
周芷若有些疑惑,但也不露出来,便上前唤了声“婶子好”,卫氏笑道:“芷若才五岁,嘴便这样甜,比我家那小子可强多了。”
何常有的儿子何诚今年八岁,一天到晚只知跟着何长生四处打闹,时常跌个满脸青肿地回来,身上衣服也常是破的,不知被卫氏打骂过多少次。卫氏也不止一次夸说周芷若乖巧,便是出门,也只在左右坐着,一点也不失仪态,长大定是个贤慧的。
看她那意思,似乎是恨不得将与周远达家订了这娃娃亲才好——周远达不好酒不好赌,又能种地能打猎,能与他家攀上亲,也是个不错的打算。
果然卫氏夸了两句周芷若,便又道:“只恨我家的小子成日里只知打闹,一点体统也没有,配不上你家芷若。要不然,我便豁出这张脸子请媒人来了。”
周芷若撇了撇嘴——这些傻小子,她真是一个也看不上。
一看就知道都是些在乱世中保不了命的人,周芷若可不想跟着一个男人四处东逃西窜的。上一世那种担惊受怕的感觉,她再也不想尝到了——不管是那一种形式的。
转念一想——这想看来的话,难不成要找个大明的开国元勋作依靠?可是,那些人究竟谁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