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调教初唐剧情 > 第39部分(第2页)

第39部分(第2页)

杜甫施施然的道:“没错。再者说了,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强人,就先吓趴下了,这可不是你杨子午的习惯。在下还记得,当初在往学士府门前,子午揍人的时候,可是没有如此多的顾虑。”

杨钊有些毛了:“那我要是不去,你怎么样吧?”

“呀呵?”杜甫惊讶了:“难道说,天不怕地不怕的杨钊杨子午,就如此惧怕那劳什子强人?”

“激将法。”杨钊无奈的道:“子美兄,你可是老实人,什么时候学会这一招的?”

“跟子午这么奸猾的人,呆一起的时间长了。难免受些影响。”杜甫没事儿人似的,道:“这便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老杜,我可以理解成,你是在夸我吗?”

“不是,还有,说了很多次不要叫我老杜……”

…………………………

最终,一行人在村正的家中借宿了一夜之后,又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官道。这次唯一一点值得说说的就是,他们没有迷路。

临走的时候,村正那老头百般挽留,希望杨钊和杜甫能等些人一起上路,在他看来,两个品格如此好的后生,要是被强人给害了,那该是多么让人遗憾的事儿……

杜甫和杨钊确实把老头的话给记在了心里,但他们还是照旧出发了。

一些强盗而已,在两人看来,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杜甫虽然是书生,但绝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那种。

射,也是君子六艺之一。一匹马一把弓箭,寻常的三五个人,杜甫要是远远的招呼,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王庆和小四自然也不在话下,特别是王庆,这些年没少被杨钊折腾,关于打斗这方面,自然也是个中好手。一行四人再次乘着两辆马车,烟尘滚滚的向着蒲津关而去。

蒲津关,世传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也是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道路四通八达。

自古相传山西商人有钱,而山西重在蒲州,因此蒲州通往蒲津关的道路到底有多少,还真没有人数清楚过。

汉武帝时蒲津关改名临晋关。晋则是山西的简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商就是由这里下长安的。有部电视剧乔家大院,就没少在这个地方浪费镜头。

这是一个充满着传奇的地方,秦始皇由此出兵平定天下,汉高祖由此平定河内,就连唐初,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于蒲津守将的不战而降。其后开元年间再度被老男人被改名为蒲津关。

蒲州的地势自古多山,临近蒲津关更是如此。

杨钊本打算跟杜甫好好显摆一下自己的博学,可惜头天被杨钊给灌了不少,杜甫昏昏欲睡,根本就不怎么搭理他。

无聊之下,杨钊只好坐到马车前面的车辕上看风景去了。把整个车厢都让给好酒喝多了的杜甫。

春日风景看不尽,杨钊拿着酒葫芦,一边看一边喝着,跟杜甫比起来,杨钊能称之为海量,属于越喝越精神的那种。低度酒一直是大唐时期的主流,这种情况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宋时武松能喝十八碗,就是这种酒。否则来十八碗,不,八碗二锅头,再壮的汉子都得躺下,别说是打老虎,连蚂蚁都踩不死。

喝了一会,杨钊更加无聊。便静静的提着葫芦,望向远方,一如当年坐火车时,盯着车窗不动一样……

就在杨钊愣神的时候,一个仗剑骑马的青年人,从后方追了上来,抬眼看见杨钊的酒葫芦,道:“这位兄台,不知你们欲往何方?”

杨钊看风景的心思被打断,只好解释道:“我等是赶往长安的学子,准备参加会试。这位兄台是?”

“那好啊。”青年哈哈一笑,颇有些豪气的道:“某也赶往长安,不知可否同行?”

杨钊见对方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自己的葫芦,那里还不知道这位突然出现的青年的心思。

抬手将酒葫芦扔了过去,杨钊道:“兄台接着。此去蒲津关还有百里,兄台要是没有什么急事,还是缓一缓再去吧。传言前方有强人拦路。”

青年揭开酒葫芦,仰头就是一大口,嘟囔了句:“极品玉壶春?好酒好酒!”之后又是一阵猛灌,压根就没有理会杨钊在说些什么。

杨钊见青年人整个一酒鬼的架势,半葫芦灌下,眼睛里已经有了少许的醉意。便不再理会他。

青年人好像这时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前面有强人拦路?那我等该怎么办?”

杨钊没好气的道:“有招想去,没招死去……害怕了躲起来就是。”

第095章:仗剑太白

青年火了:“你怎么说话呢这是?什么叫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杨钊梗着脖子道:“跟你说了可能会有贼人,你不听又喝的醉醺醺的,真遇着了你还能干什么?”

“干什么?”青年拍了拍腰间的宝剑道:“能干的多了,不过是一伙剪径强人,在某的眼中,无异于土鸡瓦狗耳。”

杨钊瞄了瞄青年一副醉猫的样子道:“就你这样,还土鸡瓦狗?别等会遇见,饭没吃着,自己先成送菜的了,那时候丢人可就丢大了。”

青年人一骨碌的从马上翻身跳下来,道:“竟然瞧不起人?有本事你下来,我倒要让你看看,到底谁是送菜的。”

“守义先靠边停,顺便把我的双截棍给拿来。”杨钊纵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到:“比就比,不过比试也要有些彩头才好,阁下以为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