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抬头一望,好家伙,前头黑压压一片,都是看热闹的人,其中不少还是背着行李的外地旅客。
这里是北京北郊,在这里有一座“北站”,是为了分流火车站客流而新设的一个小火车站,专门用来停靠从东三省和察哈尔、绥远、热河这些北方省份过来的客车,平时在这里上下车的乘客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也不太多,从来也不会出现这么拥挤的情况。
“怎么回事?你去问问。”
杨度吩咐司机下车过去询问究竟,而他依旧坐在车里,摇着折扇,而且仍然不肯打开车窗。
片刻之后,司机匆匆赶回,进了车里,就对杨度说了番话。
“老爷,我问清楚了。原来是从东三省过来了两辆客车,车上都装满了退伍兵,不仅有国防军的,还有革命卫队的,许多人拖家带口的,手里还都拿着饭碗,说是要去北京见黎元洪大总统。听说那两列火车是他们在半道上劫的,他们也没钱买车票,索性就做了回劫匪。”
“他们为什么要上京?”杨度问道。
“说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要去首都见黎大总统,求黎大总统赏碗饭吃。这几年,各地百姓过得都艰难,乡下的还好说,好歹可以啃地皮,城里的贫民就苦多了。听说这些退伍军人中不少都参加过当年的中日之战,退伍之后在城里找了工作,原本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可是经济危机之后,许多工厂倒闭了,他们也就没了工作,可是又没有土地和积蓄,有些积蓄的人,也都在证券所亏了本钱,活不下去了,于是经人一撺掇,就这么到了这里。”司机说道。
“啊?原来如此。”
杨度愕然,琢磨了片刻,总觉得这里头有蹊跷,但是他现在也没心思再往深了琢磨,还是准时赶去西山宅庐最要紧,毕竟,赵北做事一向守时,在电话里,赵北说过,下午两点钟他还要跟人上山打靶,到时候任何客人都不见,所以,杨度要想跟赵北说上话,必须赶在下午两点钟之前赶到西山宅庐。
“绕过去,绕过去。”
看到一队骑兵正从南边赶来,杨度急忙吩咐司机调转车头,从乡间的小路上绕过去。
等杨度的汽车好不容易从那乡间的小路上拐回马路的时候,他听见了几声枪响,正是从北站那边传过来的,不过之后,又沉寂下去。
“但愿不会发生冲突,不然的话,黎黄陂可就成了万夫所指的罪人了,只怕国民同盟也是要利用一下这个局面的。”
杨度如此琢磨着,吩咐司机加快车速,径直奔向西山宅庐。
第989章 宅庐主人(下)
青山苍翠,溪水潺潺,小桥人家,田园牧歌,远看那好似一幅画,近看那胜似一幅画,所谓“世外桃源”,指的就是这种地方。
没有工业时代的喧嚣与纷乱,远离尘世的烦恼与忧愁,这里就是让人沉醉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在这幅画里找出什么败笔的话,或许这里终究是少了几分江南的柔美,多了几分北国的慷慨激昂,这里或许不是隐居的好地方,但却是英雄豪杰收敛锋芒的好地方。
除了这一点点的败笔之外,这幅画里还是有一个缺点的,那就是那条柏油马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终究破坏了这画里的协调,让人不由感慨工业时代对整个社会的强力渗透,而且,那座建在山腰上的西式别墅更加使这种不协调的感觉更重,毕竟,这幅画本应是中国式的山水画的。
现在,一辆国产“铁骡”牌轿车正从那条柏油马路上驶向山腰,车里坐着杨度和他的司机,一共就两位,越是靠近山腰,这“世外桃源”的味道越淡,让杨度颇为感慨。
“那庄园本应修成中式的才好,才能与这山水风景融会起来,这路倒也不铺柏油更好一些,或者在路边多种些树也能使这条路看上去更好一些。”
正这么琢磨着,轿车却减慢了速度,杨度抬头一瞧,前头有几头黄牛拦住去路,旁边还站着一个赶牛的汉子,完全是副准备赶牛下田劳作的农夫打扮,站在车边,朝车窗里瞄了几眼,认出杨度,于是打了个招呼。
“原来是杨先生,请过去吧。”
那农夫打扮的汉子冲着杨度笑了笑,然后一甩鞭子,将那几头黄牛赶到路边去,让开了道路,这辆“铁骡”轿车才得以继续前进。
杨度回头望了眼渐渐远去的那名农夫打扮的汉子,不由会心一笑,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知道那人底细,那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农夫,而是一名武装警卫,负责监视上山道路的,而且是第一道岗哨,至于接下去的那一段不长的上山道路,还有另外三处警戒哨,都是由便衣警卫负责,分别打扮成渔夫、樵夫、文人,这有个名堂,叫作“渔樵耕读”。
这个名堂自然是赵北的主意,至于他到底哪里来的这种希奇古怪的点子,杨度却是不清楚了,不过有一点杨度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那些武装警卫都是百里挑一的神枪手,他们的随身行囊里装的不是手枪就是冲锋枪,甚至还有手雷、燃烧弹,如果想硬闯山腰上的那座“宅庐”的话,首先得过他们这关,而这里的枪声一响,只怕山头上的警卫就会立即将机关枪和大炮拖出来了。
赵北虽然下野了,可是身边的警卫还有一个营,经费由财政部负责。毕竟做过总统,这下野之后的安全也必须考虑,虽然杨度没有亲眼见过,不过赵北确实也曾告诉过他,他的警卫营甚至还拥有几辆装甲车,这种火力,不要说土匪,便是小股正规军部队也不敢打这里的主意。
虽觉赵北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杨度也理解他的谨慎,作为政客,尤其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政客,不可能没有政敌,而政敌也不可能都是正人君子,政治暗杀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种经济危机的时候,那些不希望看到赵北复起的人肯定不会将希望寄托在总统选举和国会斗争中,杨度参与政治多年,当然也清楚这里头的奥妙,相比当年他刚刚踏进官场时的稚嫩,现在的杨度,对于政治已有更深的领悟。
也正是在这种谨慎之中,这条上山的柏油马路特别设置了警戒哨,或许是出于融会这世外桃源美景的心态,或许只是狂人那游戏人间的心态的影响,赵北才想出了这“渔樵耕读”的古怪念头,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杨度的揣测而已,至于真相如何,他却是无论如何也猜想不透了。
很快,杨度的轿车就通过了最后一道警戒哨,当他的轿车过去之后,那名坐在凉亭里读《三国演义》并且打扮成青年学生的警卫立刻拨通了警卫室的电话,告之杨度已到的消息。
等杨度的轿车在停车场停下的时候,警卫室已经派人等在那里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警卫队长秦四虎,如今也是奔四十的人了,但是走路行动仍旧是一板一眼,倒是看不出他早已退役。
“杨先生,总司令现在就在花园里,你立刻可以赶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