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煜的南唐是历史的哪一段? > 第367章 赵官家何故自降身份(第2页)

第367章 赵官家何故自降身份(第2页)

“朕以为,恰恰相反,赵匡胤称帝,表面上看,是身份更高了,实则,身份是降低了。”

“若是赵匡胤占据了汴梁,李筠不服是可以预见的,如今张永德略有成就,恐怕,李、张二人会联合一处,但同时,两人都是郭荣嫡系,二虎牵制,谁也不敢妄自称帝,仍要尊郭宗训是大周之主。”

“这样一来,汴梁仍旧是帝都,赵匡胤闹腾的越激烈,他草头王的身份就越扎实。”

“一边是雄霸天下已久的正牌大周,一边是偏居一隅的大宋皇帝,该怎么选,后周的那些节度使心里都有数。即便西北偏远之地的节度使,为了利益依附赵匡胤,恐怕也是口惠而实不至,迟早反水!”

“按此形式发展下去,有弊有利,有弊之处,在于赵匡胤以淮南为中心,能够控制山南东道、邓州、房州、唐州等诸多地盘,同时,也有效钳制秦州、成州、乾州等地。有利之处,在于契丹、刘汉不敢轻易染指中原。”

当初,李筠逃离汴梁,率军投奔灵州,盯死了定难节度使李彝(党项人,拓跋氏,赐李姓),只要自己这边牵制住赵匡胤一部分兵力,宋军就无暇向西北发展,李筠不用考虑中原安全,可以安心守护后周的西北边境。

到时候,定难军节度使还想自立为“西夏”,你扯淡呢!

“众卿,还有一点,赵匡胤太乐观了,试问,他拿什么养六十万人?”

李煜一句话,让在场人的思绪,回到了更加现实的层面,人,终究是要吃饭的。

淮南确实有大片产粮区,如果局势稳定,大可以进行屯田,问题就在于,李重进、李煜绝对不会让他稳定。

刘政咨说道:“照此估计,赵匡胤势必要穷兵黩武了。”

卢俦看得更远一些:“不仅如此,为了维持养兵与战力,赵匡胤不仅要求速战,还会意图江南,尤其是湖州、常州、苏州三地。”

这三个地方,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粮仓!

李煜说道:“赵匡胤越是想要速战,就越要拖着,众卿记住,半死不活的赵匡胤,才是最好的赵匡胤。”

不能让赵匡胤太强势,否则,扬州一灭,下一个矛头对准的就是南唐。

也不能让赵匡胤太弱,否则,淮京一灭,吴越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南唐。

以雄州为中心,辐射六合、真州、滁州、扬州、泗州等地,形成一个庞大的战场格局,你们就在里面搅和吧。

众人将前后事件联系起来,思虑再三,回头再看赵匡胤的登基之举,宛然是一场闹剧!

刘政咨感叹:“唉,赵匡胤也是枭雄,在大周禁军中威望极高,为何会出此昏招?”

李煜否定道:“错,刘卿,历史上……不,是因为赵匡胤没得选,登基虽然是昏招,却也是唯一打破困局的方法了。”

历史上,“陈桥兵变”是顺利的,可如今“黄袍加身”只进行了一半,赵匡胤要是不称帝,昔日参与兵变的将领如高怀德、石守信等人,会答应吗?

赵点检不是赵官家,那就不要活了。

喜欢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