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毕,寿州府衙署内外悄然无声,空气之中,只有回荡的喘息声。
喘息声不仅来源于人,也有战马,两万后周禁军、赵匡胤的铁杆嫡系,全都戎装整齐,以衙署为中心,整齐肃列。
赵普高举托盘,在大厅中央站定,激动又忐忑地高呼:“恭迎圣主!”
随即,两旁的官员向前一步、左右转向,目光都集中在了大厅里的一张黄金(铜)龙椅上,这张椅子,早在陈州的时候就做好了,一直没来得及用。
人影一闪,一袭黄袍的赵匡胤稳步走上前来,心潮澎湃地看着下面众人,缓缓落座。
紧接着,大厅里传来了王继恩(宦官)尖细、嘹亮的嗓音——
“奉大周天子遗诏,嘱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太子继位之后,若朝中奸佞张永德、李重进、李筠之辈作乱,混淆圣听,当以清君侧为己任,国祚有异、幼帝身陷囹圄,亦可代为天子之职,继吾一统天下之志!”
每一个字,都如同千斤巨石,狠狠地砸在人的耳朵上!
“今,奸佞当道,禽兽临朝,罪大恶极者李重进也,囚禁太后、幼帝于扬州,行挟天子以令天下之恶行,奉先帝之遗诏,当行讨贼之大任!”
群臣肃然,自我感动的不像样子,尤其外面的低阶武将,在郭荣活着的时候不显眼的郭守璘、康延泽之流,这也没办法,淮南打成一锅粥,赵匡胤手下的大将,都在外面干架。不过,领兵打仗这种事情,赵匡胤也不仰仗别人,他自己就是一员猛将!
“岁在辛酉、九月廿八,新帝登基、国号大宋,立都淮京、年号建隆!跪——地——叩——拜!”
悠长、凄厉的声音,在深夜静谧的氛围中,传播的很远很远。
赵普领头,余者从之,齐齐向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衙署之外,一万禁军精锐,下马的下马、撩袍的撩袍,齐刷刷地跪地,声音此起彼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昔日陈桥驿,今夜寿州城!
此情此景,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赵匡胤不再需要“假装醉酒”了,群臣也不需要“强加于身”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应该的。
我们吃了太多苦了,凭什么被张永德追着跑?凭什么不准我们进入汴梁?凭什么李重进能挟天子?
赵普起身,郑重地走上台前,将所托之物奉献到赵匡胤的面前。
王继恩接过之后,跪地奉上,乃是新雕国玺,上面是“大宋受命之宝”六个大字。
赵匡胤接过来,满意地看了又看,随即起身、君临天下——
“平身!”
“朕登基,上乘天意,下顺民心,百官拥护,将领所愿!”
“自起兵讨贼之日,一刻未敢忘记先帝之嘱托,遗诏在此,不容有疑!”
王继恩,提前发动了自己的“矫诏技能”,原本,他就是赵匡胤安排在后周皇宫的接应,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内侍行首”,原名张德钧。
跟随赵匡胤之后,被赐名王继恩,虽然是一名宦官,赵匡胤极为重用,正是因为他宦官的身份,才让“郭荣遗诏”的可信度增强了不少。
历史上,这位王继恩也是能征善战之人,曾任天雄军都监、剑南两川招安使等职位。
事实上,赵匡胤没必要强调“郭荣遗诏”,这玩意儿造假的成本太低了,有人信就是真的,没人信,真的也不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