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杰起身,听见,朝她看一眼,也没说别的。
邵太太这几日吃斋,不让儿女去打扰,邵英杰夫妇吃完饭,难得闲坐。
这时,一个丫鬟进来,“回奶奶,大门口有一人,自称是柳絮姐的亲戚,来找柳絮姐,说家里有事,接她家去。”
吴淑真疑惑地瞅瞅身旁的柳絮,问那丫鬟,“是个什么样人,说是柳絮家什么亲戚?”
“回奶奶,是一个老家人,说他家爷是柳絮的舅。”
柳絮心一突,吴淑真问;“柳絮,你不是说你家没什么人,怎么凭空冒出来个舅。”
柳絮镇静地道:“奴婢是有个舅父,南北贩货,几年未回家,奴婢也是他这次回来头次见面。”
几句话,打消吴淑真猜忌,“既然是你舅找你,家里有事,你舅父又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就家去住几日。”
第44章 偷窃
素云姨娘眼看着柳絮带人把东西抬走,少不得忍气跟念珠、灵芝收拾一回,终是这口气难咽,午饭没吃几口,歪在炕上,取下头上金钗搔头,顺手放到窗台上,想如何出了这口恶气,脑子里一时没有主意。
素云姨娘午睡醒来,头钗竟找不见,遂骂人,“都是废物,东西都看不住。”
惊动念珠和灵芝,忙忙帮着她四处找寻,屋里各处都找了,就是没有,素云姨娘好生奇怪,明明就放在窗台上,一觉醒来,就不见了,见鬼了。
又骂灵芝,“我睡着了,也不看着人,没人拿,难道自己长腿跑了。”
灵芝无端被骂,委屈道:“奴婢一直坐在台阶上看着,没有外人来。”
念珠听外人两字,眼珠一转,伏在素云姨娘耳边耳语几句,素云便撵灵芝出去看着人,主仆定计。
柳絮上了台阶,几个小丫头抬着水桶出来倒水,看见柳絮,一个爱说话的小丫鬟笑着道;“柳絮姐回来了。”
柳絮笑问:“奶奶洗澡了?”
另一个小丫鬟道:“奶奶说身上燥,洗洗凉快。”
柳絮迈步进堂屋,念琴从西间屋出来,看见她,小声道;“奶奶正等你。”
柳絮掀帘子进去,见吴淑真坐在梳妆台前绣墩上,身后晚秋正替她梳头,梳妆台上乌木描金镶碎宝石匣子敞开,里面各式步摇、簪子、珠花。
柳絮走到她身旁,吴淑真从镜子里看见她,兰花指伸向妆匣里拈起一只金嵌花镶珍珠宝石步摇,示意柳絮低身,把步摇插在她发间,打量,“你戴上正合适。”
柳絮福身,“谢主子赏。”并无一句推脱之词,吴淑真暗自点头,思忖,这丫头伶俐,猜出自己心思,不用多费一句口舌,使着顺手,凡自己交代的事,都能办得般般妥帖,是自己身边最为得力的。
小丫鬟进来,“回奶奶,晚膳送来了,现在摆饭?”
“等你爷回来一块用饭。”吴淑真话音刚落,一掀帘子,邵英杰进门,“不用等了,夫人,为夫回来的正是时候。”
吴淑真忙站起身,笑容满面,“爷是最会赶时候的,不说开饭,都不进门。”
晚秋取来家常衣裳,吴淑真帮他宽衣,似闲话道:“我让柳絮去把爷的衣物从素云妹妹屋里取来了,便宜,省得来回跑腿,缺东少西的。”
邵英杰抬起的胳膊顿了一下,略一思忖,点头,“我的东西原本该你保管,原来在素云处,是喜她细心周到。”
又看眼柳絮,“柳絮是你的大丫鬟,既然你信任她,想必是妥当之人。”
吴淑真顺手把邵英杰换下的衣裳递给柳絮,笑道;“你爷说你妥当,以后你爷的事你就多费心。”
柳絮蹲身,“是”出去命小丫鬟打水给邵英杰洗手。
夕阳西斜,快入夏,堂屋门敞开,微风吹动堂帘子,舒适温馨。
突然,院子里有杂沓脚步声、人声,似有女子轻轻啜泣声传来,柳絮顺着珠帘缝隙,朝外看,就见院子里,素云姨娘押着一个小丫头朝上房走来。
邵英杰纳闷朝外看,众人都盯着门外,上房门口一个小丫鬟打起帘子,素云姨娘进屋,看见邵英杰和吴淑真,蹲身,“婢妾请爷和奶奶安。”
吴淑真脸上一抹淡笑,朝她身后瞅一眼进门就跪在地上啜泣的丫头,“妹妹好像有事,你房里这个小丫头怎么哭哭啼啼的。”
素云姨娘往地上一跪,“求爷和奶奶做主,婢妾每日戴的头钗,早起放在桌上,偏生就找不见了,论理不该烦奶奶,只是这只金钗是爷送给婢妾的,婢妾平常总戴着,不舍得摘下来,洗头,就把它顺手放到桌上,就找不见了。”
吴淑真不动声色,“妹妹就没好好找找,记错了地方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