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夫人后一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虞侧妃心头,她当年若册封为正妃,宣哥就是世子,府里那个敢害,王爷平常冷落宣哥这唯一的儿子,不是看是庶出,不重视,不如嫡出。
姬夫人眼中精光闪动,点到为止,虞氏不笨,话说多了反倒让人生疑。
姬夫人转了话题,聊些天气服装之类的话题,虞氏恍惚没注意听,直走神,姬夫人心里明白,坐一会借故告辞。
姬夫人走后,虞氏手拄着炕桌边半晌没动弹,“娘、娘。”随着童稚的声音,宣哥跑进来,虞侧妃看见儿子,眼里流露出慈爱,抽出绣帕擦儿子额头上细汗,疼爱地嗔怪道;“跑什么,看这一头汗,回头出去风一吹闪着。”
虞侧妃为儿子拭汗,宣哥身体复原,明显比之前瘦了一圈,身上掉下的肉不是一时半时能长上,虞侧妃回来第一眼看见儿子,儿子瘦得腮都塌了,御膳房倒也尽心,但要想恢复之前健壮,非一日之功,虞侧妃抚摸儿子小尖脸,想起从前宣哥小腮帮子鼓鼓的,白里透粉,如珠似玉,心头一阵难过,眼眶发红,宣哥察觉,怯怯地的问,“娘,您怎么了?谁欺负您了?”
虞侧妃鼻子一酸,哽咽,“没人欺负娘,怎么能有人欺负娘,以后娘要保护宣哥不受人欺负。”
宣哥低头摆弄衣角,虞侧妃看着儿子,这孩子病痊愈了,不论她怎么想法子逗他,他都不像未生病之前活泼,大概这场病孩子心中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不说孩子,就是大人经历这场劫难,再提起来心有余悸。
宣哥变得沉默寡言,平常一日说不了几句话,连师傅都跟虞侧妃说,宣哥性情大改,变得担小,怕黑,天一擦黑,各个屋子里全都点上灯,新雇来的奶娘说,夜里哥儿有几次哭醒,一场瘟疫,眼看着身边的人抬出去,再也没抬回来,对一个六岁的孩子精神上造成多大的刺激,想起这些都刺痛虞侧妃这做娘的心,像针扎一样,一滴滴流血。
“娘,你怎么哭了。”宣哥茫然地望着虞侧妃。
“孩子,娘眯眼了,不是哭了。”虞侧妃忍住难过,挤出一点笑容,“宣哥,做功课去吧!”
宣哥进去里间写夫子留的一篇大字。
虞侧妃目光一直随着儿子背影,直到里间门帘撂下,才收回目光,眼中慢慢积聚起厉色,像是下了决心,招呼丫鬟道;“去把魏庆媳妇找来。”
魏庆俩口子是虞侧妃的陪房。
虞侧妃写好一封书信,用火漆封好,等魏家的进门,交给她,“你让你男人马上送到京城虞府,这封书信很重要,比命都重要,千万不能遗失,即刻就去,不能耽搁,注意别让府里人盯上你。”
魏家的仔细揣好,“放心主子,奴婢那口子做事稳妥,不会出岔子的,奴婢打发他即刻上路。”
魏庆家的一走,虞侧妃惴惴不安,此事关系重大,父兄那边应该知道怎么做,自己信里交代明白,胜败在此一举,放胆一搏。
魏庆家的刚出内宅,迎面陈管家带着几个下人往内宅抬篓子,魏庆家的一看是几篓子时下新果子。
魏庆家的胸口揣着书信,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退过一旁,让路几个小厮过去,陈管家看她一眼,“这不是魏庆家的,这是去哪里?”
魏庆家的心里噗通直跳,不敢表现出来,弓腰赔笑,“陈管家,奴婢找自个男人,说两句话。”
陈管家朝她身上溜了两眼,魏庆家的恭敬站着,让他先过去。
“想你男人了?”陈管家挑逗地问。
魏庆家的看他站住,一紧张,脸红,吭吭唧唧,“瞧陈管家说的。”
陈福的眼睛往她藏信的胸口看去,看她脸红,说两句腌腻话走了。
魏庆家的松口气,不知信里写的是什么,主子一再叮嘱,不能有丝毫闪失。
柏府
柏姑娘坐在灯下绣花,柏大爷走了进去,“滢儿!天黑就不用绣了,灯底下做活看伤了眼睛。”
柏姑娘忙把手上的撑子放到窗台上,下炕,蹲身福礼,“女儿拜见父亲。”
“自家父女不用多礼。”
柏姑娘唤丫鬟倒茶,柏大爷摆手,“不用费事,女儿坐下,为父有话跟你说。”
柏舅爷上座,柏姑娘侧身端正地坐在下首椅子上。
“为父今日来,是想跟你说,为父想请媒人去柳家提亲,预聘柳絮姑娘做你的继母,柳絮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