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结义兄弟叫罗汉,不是外号,本名就叫罗汉,姓罗名汉。
从小家学十二路谭腿,因练的是腿法,个子不高,只有1米63,江湖人称矮罗汉。
平时话不多,别人都以为罗汉是高冷,其实他是有点自闭,但是人不傻,谁对他好拎得清。
平时对谁都很是高冷,只跟包括楚飞在内的三个结义兄弟能聊一下天。
第三位结义兄弟叫汤天明,人没什么大本事,但是长得很帅,而且很忠心,是能为楚飞挡刀的。
因长得帅很受女孩子欢迎,每半个月就换一个女朋友,前世被称为玉脸汤丸。
这三个结义兄弟是不按年龄算辈分的,是按本事来的。
楚飞年龄是最小的,但却是带头人,所以是四人中的大哥。
金宝山年纪最大,而且智力超群,排行老二。
罗汉年龄排第三,因武力出众,所以结义时也排在第三。
汤天明年龄比罗汉稍大,但是本事平平。
因对楚飞忠心,而且又是楚飞的发小,所以得以跟另外两人结义,却是排行老幺。
当时四人结义时是在关帝爷面前分过甘同过味的。
可能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分甘同味。
所谓的分甘同味就是随手拿起结义人数减一的桔子。
结义几人就几人分,如果掰开后瓣数能平分,就是关帝爷认可结义的兄弟能情义千秋。
所以古时有句古话叫“二桃杀三士!”“二桔结三士!”
其实当年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分的也是桔子,而且是两个桔子。
真正的传说是这样的,刘关张三兄弟在张飞的桃园闲逛,遇到一棵长了两个桔子的桃树。
他们就想到,我们有三个人,这有两个桔子,如果能平分就结义吧。
不像三国演义说的分的桃子一起吃。
老楚认为是三国时期就有嫁接技术,张飞利用嫁接技术搞出来长桔子的桃树。
因为熟读历史的都知道,张飞是一名儒将,而不像三国演义中的黑脸莽汉。
儒将张飞搞出嫁接桔子一点都不奇怪。
再想得细一点,张飞因见识了关羽的武力,得知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
想着拉两人做一番大事,于是利用嫁接技术搞出一颗长着两个桔子的桃树,以此作为借口跟刘备关羽结义。
连桔子不能平分,也有解决办法。
一开始只说能平分就结义,如果能平分就结义。
到时候瓣数不能平分就把桔子其中一瓣掰开,说是大哥吃整瓣,两个年龄小的吃半瓣,怎么整都能平分。
因当时刘关张结义时桔子瓣数刚好够平分,就流传下来结义时分甘同味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