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翻译 > 第267章 到底查不查啊(第2页)

第267章 到底查不查啊(第2页)

“…………”

秦宜禄自然也是有些头疼,他当然理解贾诩的苦衷,他的权柄太大的话,一旦自己不小心嘎了,若是后继无人,他贾诩不想反都不行,搞不好他莫名其妙的就要混到王莽那个地步去了。

而若是后继有人的话……新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儿恐怕就是办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可能用不了多少年,秦宜禄本人也要看这贾诩不顺眼,也要办了他也说不定。

当然,秦宜禄作为穿越者对于他想要主导的这个改革去往何方心里多少也是有数的,自然对朝堂的上层架构也早有一定的设想。

没指望一步到位搞成现代社会,但是他除了军制以外的其他地方却是越来越多的在向两宋去看齐了,到时候的朝堂自然也可以考虑往北宋的方向去考,比如三省六部制,比如中枢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务,都可以酌情而设,也肯定会酌情而设。

但可万万不能是现在啊。

本质上这些制度的设置都是为了制衡,而所谓的制衡,说白了就是扯后腿么。

哪有事儿还没开始办呢,甚至刚刚有个想法,就急不可耐的去制衡的道理?他连一统天下都还没实现呢。

因此上层结构的变革,在秦宜禄想来是必须要延后的,目前将天下权柄全都集中在贾诩身上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他相信自己只要还活着,就不怕贾诩能反了天。

退一万步说,万一他当真早死了,他那俩儿子都没长大,主少国疑了,那……这天下给贾诩也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儿,总比落到旁人手里强一些。

杨彪和马日磾两人则是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激动与心忧并存的神色,既都觉得欢喜,心知秦宜禄到底没忘记谁才是自己人,这不管对他们家族的存续,还是今文经学的传播无疑都是大大的加成。

只是如此一来却也将这新政与他们彻底的绑在一起了,而且无疑也是增加了他们在军队内部说话的分量,同时又觉得秦宜禄的这个想法实在是过于异想天开。

反对派就不说了,只要是改革就没有不遭反对派的,不过秦宜禄对内素来强硬惯了,这次的改革倒也真没涉及到谁的根本利益让谁活不下去的地步,倒是还好。

无非也就是以后各地太守失去了对自己佐吏的任免甚至升降之权了么,但起码举荐权肯定还是要留着的,这事儿的本质是中央集权,他们一群中央的重臣当然也乐意接受。

事实上卢植虽然是颍川太守,但因为颍川郡的特殊地位,也不能真拿他当个地方官去看待,他身上现在也还挂着个尚书的衔呢。

只是这钱……指着完全从商税去收,这可能么?

好么,人家别人改革都是为了开源节流把钱省下来,这倒好,直接把俸禄支出增加了一百多倍,甚至可能都不止。

这自信是哪来的呢?凭什么胥吏增加,税赋就能上来呢?

这社会毕竟是刚刚才进入市场经济,市民经济,大家也确实对商业的理解都很片面,却是怎么也想象不到,光凭商业,就能赚收这么多的税赋。

卢植这会儿也不说话,不反对了,相反,看秦宜禄的目光就跟看傻子差不多。

“颍川郡今年的财政结余确实是多一些,听闻今年朝廷的岁入也已大幅增加,想来,若是仅只以颍川一郡之地作为试点的话,一二年的时间,朝廷应该是挺得住的,若是大将军执意如此,臣身为颍川太守,自当全力配合,只是……苦了这天下百姓,要多受几年战乱之苦了。”

显然,这卢植几乎是笃定了秦宜禄这么胡搞会失败,几乎是一个看热闹的心态。

秦宜禄闻言也只是笑了笑,然后让杨修给自己倒茶,继续跟大家一块喝茶,脑中却在构思新政的具体措施。

当夜,因为船一直堵在路上,以至于大家都索性在船上找了鬼地方将就了一宿,却几乎无人入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隐隐的都在期待秦宜禄搞的这个试点能成,但理智却告诉他们这事儿八成成不了。

就这么堵啊,堵啊的,等到秦宜禄他们终于用两只脚踏上码头的陆地,见只有几个小吏在依次挨个的盘查货物,但也只是大概的看一下货物都是什么,有没有违禁品之类的,不由得摇了摇头。

卢植正要下船,秦宜禄却突然拦住了他道:“卢公你先在船上歇会儿,等会儿再下来。”

卢植一愣,也不明白秦宜禄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听话的躲在了最后面。

好一会儿,终于轮到那小吏来查他们的船了,秦宜禄还挺期待的老老实实在那等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