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体。要是他们出去的话,大多数会变成人,但是在自己的国家内,就十分的随意。
一路上王天都觉得十分的新奇,不断的和他们交谈着。因为能够和鸟类谈话,的确是生平遇到的奇事。这些鸟有很多的种类,花枝招展各有不同。而小铃也十分的有耐心,王天要和其他鸟类居民谈话,她也就停下来等王天。
在第二层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男孩子。他是化作了人类的多毛国居民,手中还拿着一个糖葫芦正在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人类?”见到了王天,他们惊奇的说道。“你们是什么种类的鸟?”王天问道。“我们凭什么要回答你,回答了有什么好处?”小男孩和小女孩不屑的说道。
“说了我就给你们买糖葫芦。”王天说道。
“好吧,我们是岩雷鸟。”小女孩回答道。“赶紧给我们买糖葫芦。”
“拿去自己买吧。”王天掏出了几枚刀币递给他们。
“齐国的钱在我们这里没用,而且我们这里也没有卖糖葫芦的。”小女孩说道。
“可是我身上没有糖葫芦啊,要不我下次来的时候给你们带十个?”王天有些尴尬了,这类哄小孩的东西他不会放在包裹里的。
“大人骗小孩,羞羞羞!”小女孩刮着脸羞他。
……
“算命看相!铁扣独断!”
走到三层的时候,王天看到一只老年的鸟居然拿着一个牌子在那里算命。不过这次王天没有上去搭讪,因为他不知道这只鸟又会收什么样的金币。不过从他满头的白毛来看,他是一只白头翁。而到了第四层的时候,遇到了一只叫做小箩的女性鸟,她在那里卖化妆品。
一路上去,终于到了目的地。穿过一个富丽堂皇的居室,走进一道房门,小铃就带着王天来到了一个空旷无比的地方。这个空地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台子,想必就是青云台。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坐在上面,在给大家讲道。
下面已经坐满了各种种族的成员,大多数是多毛国的居民,也就是说大多数都是鸟。不过在他们中间,还有其他种族的。其中一个身材彪悍的年轻人十分的显眼,他是一个人类。坐在最前面的是一只巨大的绿毛鹦鹉,他头戴王冠,看样子他就是多毛国的国王了。
而坐在台上的青年书生,看起来非常的有气度,给人一种飘飘然如仙人一般的姿态。他高高在上的坐着,用平静的语气给下面的听众讲诉着,而下面的人们也被他讲话的内容给吸引住了。场面寂静无比,王天和小铃的到来根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注目。
大家都在认真听讲,王天也坐下来听。虽然他此行的目的是打二转证明,但是能够听到天圣李伯阳的讲道,也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见到王天坐下来,小铃也在他的旁边坐下一起听讲。
“各位请我来给你们讲道,是在下的荣幸。不过人类的另外一位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在座这么多人,一定有人会对我所讲的有更好的见解。所以我们今天是一起悟道,相互学习,而不是我在教你们。”李伯阳说道。他非常的谦逊,把讲道说成是互相学习。
当然下面的听众不会认为自己可以和他平起平坐,把他刚才的话就当成是他的自谦之语。不过,能在这里听道的,也都是一些强者。他们对天道,也有自己的领悟。
“不过呢,总有个人需要带头的,我今天就权当这个带头人吧。”李伯阳说道,“我在这些年间,悟出了两篇关于大道的文章,现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一下。一片名为《道》,一篇名为《德》,合在一起,成为《道德》”
“其中《道》之一篇共三十有七章,《德》之一篇共四十又四篇,合在一起共计九九八十一,暗合天道最大之数。”李伯阳又说道,“鉴于天道之玄妙,在下今天就不必讲,我想先给大家讲解《德》中的四十事篇。”
说完之后,他开始给大家讲‘德’,其实很多人都想要听他讲道,其中就包括王天,但是他今天却偏偏想要讲《德》(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章 论德
“其中《道》之一篇共三十有七章,《德》之一篇共四十又四篇,合在一起共计九九八十一,暗合天道最大之数。”李伯阳又说道,“鉴于天道之玄妙,在下今天就不必讲,我想先给大家讲解《德》中的四十事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李伯阳缓缓的讲诉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上等的德行就是不显露出来的德行,而下等的德行就是那种表面上的道德,上等的德行就是看似什么也不做,实际上却什么都做了,下等的德行就是故意去做所谓的‘德行’……”
一群人在下面听得十分的没意思,因为他们想要听的是道,而不是德。王天以前也研究过《道德经》,全篇都看过。经过他的研究,前面一片道篇,实际上只是开篇,而德之一篇才是精华所在。这些人不喜欢听德,是把珠玉当成瓦砾了。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李伯阳继续讲诉着。
王天听着仿佛明白了一些天道的道理,其中的一就是极致,天的极致就是清,地的极致就是宁,而神则是灵,谷则是充盈,而万物的极致就是‘生’。
“对于这一句我自己也不是太理解,因为这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自己都不能做到。下面的各位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与你一起研究。”李伯阳说道。李伯阳的一生菁华都在道德经上面,不过很多也是他臆想出来的。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圣人,但是他的修为还远远达不到极致。
王天仔细想了一下,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于‘术’的理解。天得一以清,也就是说天道的极致神通是清明。比如说他以前遇到的那位神秘的淘宝店主,他的神通之一‘虚无’就已经达到了清的境界。而地得意以宁,孔子虽然号称地圣,但是他的神通还远远达不到宁的境界。
万物得一以生,昔日上古蛇妖掌握了传承规则,就是这一句话的最好诠释。而王天记得妹妹的两大神通。其中之一就是:万物生。于另外一规则‘传承消弭’相对。
传承规则的规则技能:规则技能1,万物生:创造力:0…无穷大。特定条件下使用,999级后才能使用。
规则技能2,传承消弭:破坏力:0…无穷大。特定条件下使用,9999级后才能使用。
“我觉得你这一句是天道的总纲。一般人只要研究其中的一句就好了。”这时候王天站起来回答道。想要全部做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类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很多的方面即使上古大妖要做到都很难,更何况是一个凡人?
“做到其中的一句?”李伯阳听了王天的话若有所思。这是天道的总纲,要做到一句都是异常的艰难,因为做到极致,就等同于掌握了规则。
王天虽然现在明白了这一句的道理,但是明白不一定代表自己能够做到。而且这是总纲。听听就好了,知道了总纲才知道这些规则的技能和神通。而李伯阳现在是天圣,他只需要去研究天得一以清这句就行了。至于何为清。他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去研究和参悟。
李伯阳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讲诉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这一句一出,下面的人立刻来了精神。因为这一句之中。提及了道。
王天现在才知道,李伯阳所说的《德》篇。其实是《术》篇,其中大多数讲的是术。自己学的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道德经》,这种道德经已经被很多所谓的名家所解释,所标注。导致自己认为《德》里面讲的是德行,其实自己是被千人给误导了。
王天仔细的思考他这句话的意思,想了一会儿,他有了自己的领悟。这一句其实讲的是道和术之间的关系,大道三千其实是相互有关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比如说自己所领悟的杀戮之道,和往生之道。而‘弱者道之用’的意思就是说,领悟的‘道’所使用的神通,是一个逐渐累积和增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