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地广,风土人情皆有不同,苏轼生在川蜀之地,曾短暂游历,却并未去过塞外,只是听说那里苦寒。
苏轼也不在乎。
他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
但是小小苏在乎啊!
钦佩辽国公守国门之大义的同时,苏辙更想多了解一些塞外的风土民俗气候,如此才好决定给哥哥准备哪些家当,置办什么物件。
而眼下,正好有一个非常懂靖北的人选。
唱名、赐第、初授,其后便是赏宴。
此宴通常设在着名得汴京皇家花园——
琼林苑。
因此又得名“琼林宴”。
文天祥有诗云:
“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
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
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
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便是描写琼林宴的气象了。
同样是“升学宴”,鹿鸣宴也十分有名,但要论规格,那跟琼林宴实在无法相比,都不在一个档次。
“琼林宴”相当于国宴水平,登科进士们不仅有珍馐美味,还有琼浆玉露,更有宫廷乐队的歌舞表演。
最最重要的是:
皇帝会参加!
新科进士们不但能与皇帝共饮御酒,还可一起游园赏景。
对很多人来说,琼林宴是这辈子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是可以吹一辈子的牛哔!
倘若能抓住机会在官家心里留下那么一点印象,将来定是少不了一份远大的前程。
但是小苏同学不在乎,只顾专心品味美酒佳肴。
把一旁的小小苏看的直心急。
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哥哥诶,都要去靖北了,咋还吃喝起来了呢!
“哥哥!”
“辙儿来的正好,这道荔枝酥酪十分爽口清甜,于此夏日未消之际令人身心舒爽,你惯是不耐热,想来定会喜欢,为兄给你留着呐,快来享用。”
苏辙闻言颇为感动。
哥哥就是这样,瞧着似是没心没肺一样,实际上心里最为挂念他,连他爱吃不爱吃、怕热还是喜暖都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哥哥是出世之仙,那苏辙觉得自己或许就是仙人流连的那一缕红尘。
苏辙正出神呢,苏轼趁机就给他喂了一勺进去。
嘶~
苏辙被凉的一个激灵,苏轼开怀大笑,令苏辙颇为无奈。
自己的哥哥,能怎么办呢?
惯着呗!
眼见苏轼还要再喂,苏辙忙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