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京京营入卫京畿的部队怎么跑到汕西来了?
理由自然是早就准备好的,买马。
当时汕西巡抚和总兵都已被皇帝下狱,正是人心惶惶之际,检查勘合无误后,雁门关守军便放行了。
汪家帮忙采购的马匹此时都囤积在马邑,离雁门关仅一天路程,到达马邑后张佑决定让部队休整几天,毕竟连续行军已超过一个月,顺便也好打探一下近期的情报。
由于急于赶路,联盟的情报系统在这一路上并未建立起来,张佑和一众将领、参谋们几乎不了解此时建奴入侵的具体情况,只听说大明督师袁崇焕被下狱待审。
可等汪家人一细说,这才知道整个汕西、大同镇、宣府镇已经混乱不堪。
汕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被判罪下狱,大同总兵满桂战死,宣府总兵侯世禄被革职,回到宣府镇戍边。
此时新的明廷人事任命尚未下达,因此汕西、大同、宣府三镇目前群龙无首。
汪家共采购了三千多匹骡马,张佑的楠京团本身有一千多马匹,一路上还购买了一些骡马。
明朝的外来军队供应体系确实带来了便利,使得军队在国内移动时无需携带大量物资,只需规划好行程,便能显著提升行军效率。
正是得益于这种供应体系,明朝军队在国内行军时几乎无需携带太多粮食。
由于朝廷的紧急通知,他们在居庸关补充了一些粮食后,便没有在沿途进行补给,三人带领着部队直奔蓟州。
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三路大军急速行军,抵达蓟州城下,却接到袁督师的命令,称蓟州已有足够兵力守城,不允许他们入城。
这让三人陷入了困境,兵部的命令是让他们前往蓟州支援,但袁崇焕却表示不需要他们的协助。
最关键的是,他们一路急行军,粮食已经耗尽,原本计划在蓟州解决饮食问题的部队现在面临断粮的窘境。
三人商议后,认为通州作为京城防御的重点,必定储备了大量粮草,于是决定连夜赶往通州,希望能够解决吃饭问题。
三人和一万两千多名士兵已经连续行军五六天,无奈之下,他们又在深夜急行军前往通州。
耿如杞、侯世禄、张鸿功三人带领着部队镇压,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到达了通州,但通州同样不允许他们入城。
根据明朝的规定,这三人的部队在被蓟州拒之门外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了无依无靠的部队,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本应是蓟州,此时前往通州属于未经命令的行动。
在这个战乱时期,皇帝已经宣布京畿危险,这意味着除非有命令,否则城门绝不能开启。
三人带领的部队没有遭到攻击已经是万幸,更不用说获得粮食了。
然而,侯总兵在通州城下却遇到了好消息,朝廷给蓟州运送军饷的队伍正好在通州。
于是侯世禄收到了二年元月的军饷,五千两。
等等,为什么汕西的部队没有?按照大明的规定,朝廷只负责九边的军饷,地方部队需要自行筹措。
不对,再等等,为什么是二年元月的军饷?现在都已经是十一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