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高武完本 > 第117章 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第2页)

第117章 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第2页)

民间用盐腌菜并非因为特别喜欢,而是为了节省盐。

过去,人们总要计算未来的日子里需要多少蔬菜和盐,以免没有盐可用,甚至有些贫困家庭用破布吸满盐水晾干,吃饭时靠舔盐布下饭。

但现在突然发现盐不仅便宜了,而且全是好盐。

原来一斤盐只能腌制五斤渍菜,现在的好盐至少能做八斤。

这样的好事,百姓怎能错过?

湖广、江西到处是茂密的山林,里面的鸟兽更是数不胜数。

但自古以来,大明依靠渔猎为生的人始终是极少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无法保存。

盐和脂肪是人类积蓄体力最重要的两种物质,摄入的盐不足,在完成农活后也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再做其他事情,而肉类又不易保存,耗费力气捕猎后只能迅速食用。

自古以来,大明一提到渔猎总是会用到“辛苦”二字,至少比耕种辛苦得多。

工具简陋,加上没有保鲜手段,因此绝大多数猎户都出现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能储存猎物。

但有了便宜的好盐就不同了,盐分摄入足够,体力容易积蓄,捕获的猎物可以用盐腌制保存。

在湖广区域,众多盐店意外地察觉到民众对盐的消耗量急剧攀升。

这种情形不仅限于湖广和江西,任何启用大明盐的地区都出现了类似状况,连经验丰富的扬州盐商也感到困惑。

他们理解低价多销的策略,却难以实施,因为淮南和淮北的盐田几乎完全依赖人工晒盐,尽管人力成本微乎其微,但效率极低。

尽管制盐成本低廉,但贿赂官员的开销并不低,加上各户自行运输和销售,这些因素自然推高了盐的成本。

大明联盟在西南部建立了七个盐田,仅用四年时间,通过精心规划和大规模运用机械、畜力,据估算,产盐量已超过大明的总产量。

加之大规模的海运和河运,成本远低于两淮盐田,起初扬州盐商对这种倾销行为颇为不满,但由于银行及其他行业带来的利润不亚于盐业,他们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

短短两年,原扬州盐商已放弃对两淮盐田的控制,不仅放弃了盐田,还主动将大量盐工转移到大明各地,如今的两淮盐田已成为真正的官盐田,但销量却寥寥无几。

郑芝龙得知樊哙即将来访的消息后,感到非常兴奋。

他尚不清楚樊哙来访九江的原因,但自认为这两年表现不错,已经超额完成了联盟交给他的任务。

尽管武昌府和项阳府过于显眼,但他还是在洞庭湖秘密控制了两个岛屿。

郑芝龙自幼家境贫寒,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对出人头地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已经实现了对生活的期望。

当年投奔舅舅黄程,希望能在澳门闯出一片天地,但舅舅也只是个小商人。

经舅舅介绍去长崎谋生,但生活依然艰难。

由于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他努力学习西班牙语和荷兰语,最终因为勤奋工作和懂得外语而被李旦看重。

眼看成功在即,义父却去世了。

这一世,樊哙的崛起阻断了郑芝龙原本的成功之路,但他对成功的渴望并未消失。

从为樊哙在澎湖事件中担任翻译开始,他就努力想要得到赏识,但悲哀地发现樊哙对他的态度不冷不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