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苏秋漓的筷子直直伸进自己碗里,薛玉凝握着筷子的手指瑟瑟发抖,只差没吓的喊出声来。
锅里的,她可以不去夹,但送到碗里来还不吃,却是极大的失礼,偏偏她尝都没尝,还不能以不合口味为由推拒。
什么叫‘骑虎难下’,没有比这更加确切合理的解释了。
薛玉凝正绞尽脑汁地想对策,这边,苏秋漓却不想给她继续迟疑的机会,只柔声关切道:“凝儿,你可是有什么心事,如何心不在焉的?”
薛玉凝当然不会把实话说出来,只幽幽叹了口气,有些哽咽道:“凝儿自幼在母亲身边长大,从未有一日离开,乍然要跟父亲母亲分别,而且还要好一阵子见不到邦儿,心里真是难受的紧。”
她口中的邦儿是宁亲王和苏冰清的幼子薛兴邦,因着嫡出的身份,才满月就被封为世子,成为宁亲王府未来的继承人,依着以往的规矩,世子年满八岁就要被送入京城给皇子做伴读,不过幸运的是皇帝没有跟薛兴邦年龄相仿的儿子,又因西南战事频起而要格外倚重宁亲王,所以破例让薛兴邦多在父母膝下教养三年,待十一岁再送入京城府邸居住。
对宁亲王夫妇来说,虽然逃不过让宝贝儿子进京的命数,但想着那时候薛玉凝已贵为太子妃,明里暗里都有能力看顾幼弟,倒也安心些许。
“左右距离选秀还有半年呢,若妹妹实在不舍,大可以先随姑姑姑丈回去,待明年开春再进京就是了。”这些日子,苏清言跟薛玉凝多有接触,如何看不出这个天真单纯的表妹所图谋的是什么,听到这般假惺惺的话,自然忍不住要出言讽刺几句。
太子妃之位原本就该属于她,虽然因为多番变故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但也轮不到薛玉凝这般狐媚心思的小蹄子后来居上,且让她先得意几天,左右外祖父和皇后娘娘必不会让她如愿。
说到厌恶,薛玉凝只会比苏清言更多,她本不想理会这种当众挑衅的愚蠢行为,然而为了能拖延着不去动筷,只得耐着性子答道:“二表姐有所不知,母亲最重孝道,为着远嫁不能时常在老祖面前侍奉,每每想起总是愧疚不已,凝儿身为女儿,自当替母亲在老祖面前多多尽孝,也好让她老人家开心。”
这话乍然听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稍稍细想却不难分辨出意思,薛玉凝分明是在讽刺苏清言不如自己得老太君欢心,在长辈面前落了下乘。
苏清言又不是傻子,如何听不出弦外之音,脸上的笑容如同被海绵吸干了的水,瞬时消失不见,只轻哼道:“妹妹还真是贤德,只是这贤德总是要用到刀刃上,否则起不到作用岂不是白费了。”
“好了,咱们边吃边说吧。”苏秋漓适时把话题拉回来,莞尔笑道:“二妹妹觉得这锅子味道如何,我瞧着凝儿好像不是
很喜欢。”
苏清言心里憋着对薛玉凝的气,这会儿听到苏秋漓的话,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似笑非笑道:“玉凝妹妹贵为郡主,在西南王府什么好吃的没吃过,这小小的火锅在妹妹眼里算得了什么?”
要说之前只是暗讽,如今这话便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了,若薛玉凝还不动筷,无异于应了苏清言的话,同时也让苏秋漓这个东道主下不来台。
如此,之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维系的关系便要毁于一旦,而且,以苏秋漓的聪慧,事后必然会怀疑自己。
这样的后果,是薛玉凝绝不想看到的,只得含笑道:“二表姐说的哪里话,这样新奇的麻辣火锅,别说西南那样偏远的地方,就是皇帝陛下也未必见过,凝儿喜欢的很。”
说着,将碗里几块肉片夹起来吃了。
“妹妹喜欢就好。”苏秋漓趁热打铁,又给薛玉凝夹了几个自制肉丸,看着对方明明十分抗拒,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吃下去,就觉得好笑又痛快。
苏秋漓自娘胎里出来就自带抗体,她感染不了瘟疫,跟她一起吃饭自然无事,只不过,薛玉凝用那双筷子是从那裙摆污渍处擦过的,若她命好平安无事也罢,否则,也不过是应了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度日如年般的煎熬中,一顿饭总算结束了,薛玉凝暗暗松了口气,寻了个要给苏老太君和苏贤请安的由头匆匆离开。
苏清言从丫鬟手里接过茶漱了口,冷笑连连,“大姐姐瞧瞧人家这左右逢源的劲儿,眼见这定远侯府都要改姓薛了。”
“旁人说这话也罢了,妹妹这般聪慧,必然是不会落下风的。”苏秋漓似笑非笑地看了苏清言一眼,“还没有开始就打退堂鼓,可不是妹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