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草根石布衣美文名著 > 第424部分(第2页)

第424部分(第2页)

只留下技术临时工坐在车上发呆。

这时候跟一个多月前刚到电视台天壤之别,几乎每层楼都有员工“偶然”的在楼道上遇见,跟副台长打招呼,四楼新闻中心楼层的时候,拍摄团队的七八个人更是凑上来议论几句,刚才杨台长也来看了拍摄的各种片段素材,给予了表扬!

这可是一把手第一次正面认可了这件拍摄宣传片的行为,这就意味着之前一直是民间自发性质的拍摄行为变成了台里的正事,之前的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再也没有和台长对抗的后顾之忧,各方面都真真是大不同。

楼道上七嘴八舌的声音惊动了新闻中心的主任,这也是和副台长平级的副处级干部,春风满面的过来亲切的赶走了员工,拉着石涧仁上楼:“玉国台长已经等了好久,大家都想听听你关于区里面新动向的说法啊……”

石涧仁已经听过关于宏涛部长的体制内叫法,现在忽然想起要是自己的职务高点,是不是也会被人亲切的称为贱人xx呢?想想下属忍俊不禁但又必须认真亲切的这样称呼自己,这小王八蛋就有点莞尔。

周日一般不会出现在电视台的几位领导都出现了,散坐在台长办公室那套沙发边看起来很随意,也避免了杨玉国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距离感,早上还跟石涧仁打了照面的常务副台长最热情,从开门就过来握手说辛苦了。

石涧仁挑选了一下表情,还是保持谦和的笑容在对方引导下过来坐,不争论什么座次问题,然后在办公室主任提起庞凯宗的时候,摸出怀里那张光盘,可能杨玉国对于用电脑不怎么熟悉,但电视台台长的办公室一定会有台电视和dvd播放机,然后一群不明所以的台领导就一起欣赏了庞凯宗前天晚上在图书馆和石涧仁的对话。

新完成的图书馆在借阅室的服务台前面安了一台监控摄像头,就是为了避免有些借书还书时候的纠纷,石涧仁天天在那看书,当然清楚这点,所以故意带着庞凯宗坐在那前面对话。

录音质量不算很清晰,但专业播音员的嗓音很有辨识性,石涧仁就从庞凯宗这信口开河的诱惑开始说:“作为一个商人,恐怕我最认可的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且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什么热情,他这种与本职工作不相符的热切让我觉得有些可疑,特别是我从某些渠道了解到那位温泉度假城老板的情况以后,就觉得这可能是什么陷阱,但本以为摆脱就可以了,没想到昨天我们在山顶景区拍摄宣传片的时候,庞凯宗直接带着金龙温泉度假城的老板用半挟持的方式把我带到了过去……幸好之前我有跟自己公司的保安主管通气,也非常感谢统战部对我们挂职干部的关心,第一时间联络了警方保证了我的安全。”

很明显,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会成为这个区上上下下关心的话题,所以石涧仁干脆选择这样一个场面,把前因后果都讲明,连曾洪富的原话都基本能一一复述,听得各位电视台领导面面相觑,这是真的么?怎么听起来就跟港片里面一样又是赌场,又是黑*社会的,感觉距离这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小地方好遥远的事情!

其中有两人的目光还有点闪烁,不知道是因为跟庞凯宗关系比较密切,还是和曾洪富有往来,反正就是不敢和石涧仁对视。

石涧仁才不管他们心里各自又什么算盘呢,主要是免得来烦自己,猜来猜去的才最容易误判。

当然,这番话很快就扩散开来了,电视台嘛,本来就是做这个媒体消息扩散工作的。(未完待续。)

882、这是真没放在心上

但石涧仁这种做法,放在商界可能是没什么特别的,在体制内难免就会让人犯嘀咕了,谁叫这些官员有大把的时间来琢磨揣摩各种言语事情呢?

他倒是直截了当的把所有经过和盘托出,表明自己只是适逢其时又有点防范性才没有上了当,事情之所以闹得有点大,纯粹是因为曾洪富他们自作孽不可活,跟自己没多少关系。

可这明明就是区领导也会关心过问的事情,而且现在还牵扯上了市里面统战部跟市警察局,这个小小的副台长如此有能量的雷厉风行,又或者说这两个市级部门都这么配合,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呢?

而且一般体制内都是看了上级说什么再说,现在市局发来通告,区领导还没说话呢,石涧仁就竹筒倒豆子的把整个经过顺出来,以后这件事如果还有什么变化岂不是一点改口的余地都没了?

这种做法要不是啥都不懂的愣头青,那就是对自己的实力强硬到无比自信了。

对于每天都专注于揣摩上意的人来说,是不会像石涧仁那样思考的,所以听新闻中心主任笑着说副台长要请拍摄团队一起吃饭,怎么也该邀请各位领导也出席一下嘛。

石涧仁其实是以为杨玉国们会客气或者抗拒这种场面,顺口说了句:“那当然也希望能邀请各位一起了……”

杨玉国就说好。

差点把石涧仁噎住。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不同角度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而且就跟石涧仁最近的体会一样,发展过程中一点点细节变化也能让结果区别很大。

这顿本来是昨天如果没有被打岔,就应该宴请的开工饭,如果耿海燕没有来,石涧仁估计就随便找个路边火锅馆收拾了,他从来没觉得高档酒楼能证明彰显什么,这种内部交流下的场面也不需要规格。

结果耿海燕今天显然把整个区县街道熟悉了一遍,抱着既然是给石涧仁的新手下们开伙,那自然是要给石涧仁长脸的态度,选了街面上最贵的酒楼。

可能从小就离开乡下,她跟石涧仁都没有这种几条街道县城生活的经历,更没有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上过班的经历,她肯定不知道在某些小地方,街面上看着一家又一家的餐馆随便都能吃,但如果是体制内的人员,哪个局哪个所定点是在哪家,哪一家是什么级别才能去的,哪一家饭馆门口停着哪个职能部门的车,这都是泾渭分明,人人都看在眼里的,谁要是走错了地方,第二天都是各单位茶余饭后的话题呢。

不是吃不吃得起的问题,而是该不该。

这种事情可能放在大城市的人眼里简直匪夷所思。

不过小地方嘛,一天到晚哪有那么多公务要做,很多精力都拿来折腾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了,换庄成栋来他准保就清楚得很。

所以石涧仁也不懂,他的知识都来自于书上和自己那点人生经历,还没照顾到这么鸡毛蒜皮的份儿上。

于是本来就有点沸沸扬扬的晚餐时分,所有津津乐道于这些破事儿的那些人眼里,寻常都是区里面几位数得着的企业家大老板才会频频光临的珍宝海鲜大酒楼今天最好的两个包房一早就被订了。

在耿海燕眼里,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就应该是给石涧仁准备的,她才不在乎什么呢,至于钱,她更是宁愿用在石涧仁身上贴脚底,也没想过先把自己珠光宝气起来,连请自己爹妈吃年夜饭都只是小区门口的中档酒楼,今天十来个人不就是两桌么,那就按照三五千桌的档次去,再说现在咱也有钱了不是,这在江州不稀罕。

所以差不多时间点上,石涧仁按照耿海燕发的短信,招呼电视台里面的十来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