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呀,是你们现在的系部主任”
“哦~就是那个看起来很凶,讲话很温柔的老师”
“哈哈,就是他”
“前几年,我们做资源普查,结果令我们大吃一惊,有些药材本应长在高高的山顶上,却经常在山脚下遇到,我们一时都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的,山顶的药材随着泥土、草甸被冲了下来”
“那它的药效还能得到保证吗”我问老师。
“当然会有所减弱,甚至起相反的作用”
“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太大了,如果能有药材种植基地就好了”
“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与高校联合,共同种植一些热门品种”
“那成功了嘛”
“这个不好说,虽然有的种植成功,产量也提升了,但是过度使用农业化肥等,光照和温度与野生的相比还是有些差距,活效成分含量得不到保证”
“活效”显然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就是活性的有效成分”
“原来是这样”
老师边说边拨开山上的一层灌木,往山顶爬去,我渐渐的被落在很远的地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歇歇停停,我也终于爬上了相对较低的一座山,印象中或者逻辑推断,山顶应该是尖尖的。
可令我意外的是,偌大片草原呈现在我的眼帘,像极了高尔夫球场,云层离地两三米高,宽广而巨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云墙,阳光也透射不进来。
我也曾去爬过泰山,号称万级台阶,也没有今天这般辛苦,我也在泰山看云海、看日出,也没有今天这般清朗,一个妙在人文,一个美在自然。
登顶后是极大的惬意,爬山的多半乐趣也是如此,登山探险队的乐趣在于“瞧啊,那儿有座山,让我们去征服它”,不少葬身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者均是热爱征服的勇士。
听老师说,许多老外登山队的向导都是当地的藏族牧羊人,他们不像登山队那样有专业装备和保暖的衣服,仅仅靠着贴身的糌粑袋和藏袍就能上去了,饿了吃糌粑,渴了吃雪块,都是环境造化人。
老家是平原,海拔几乎是负数,初中小镇上来了个外地女语文老师,普通话也不标准,课文题目是《在山的那边》,她读(四声),先是问我们,谁会画画,没人举手,又接着问谁会画山,可不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下。
我作为班里唯一的画手,被同学推举着上了台,初一我并没有见过山,几道弧线画在黑板上,她说很好,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让我们画山。
文中的作者讲,山的那边,是不是海,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他很好奇,我们也很好奇,山的那边不是海吗,爬过山之后我知道了,山的那边还是山,最多有个小湖。
回去以后室友告诉我,他跟着两个一个老师登顶了。看到的景象与我截然不同,他们那座山更高,接近7000米。先是在山的南面攀登,太阳照射,热的后背汗流滚滚,等翻过那座山,风雨突变,雨雪冰雹,温度极低,雪线就在脚下。
“冰火两重天啊”室友自嘲。
回到基地,压根不想动,双腿的酸痛感,要比那个体育老师的折磨还惨。
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气力,出门把标本夹打开整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