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看向了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并非是虚言,所以这群读书人的地位简直不是一般的高。
以至于有人说出这种没脑子的话,可依然还会有人欣然仅从。
宰辅们的的好名声四处流传,每一次有新宰辅上任,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都是赞誉有加,都说是大宋的庆幸。
而皇帝在此刻却隐身了。
若是换在汉唐,这样的宰辅就是权臣,该宰杀了祭天。
可大宋却是习以为常,后来司马光从洛阳东上汴梁,一路上军民都在欢呼,那些人都在额手相庆。
大宋有救了!
大宋朝野都沸腾了,都说司马公总算是出山了,大宋有救了。
这些是造势还是什么不得而知。
毕竟当时的党争已经渐入白热化,保守派需要司马光这个大佬出山来镇压改革派。
那时保守派的力量空前强大,改革派成了过街老鼠。
他们当时用的办法,就和现在马德禄说的意思差不多……用言语感化他们!
这些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压制那些主战派,然后又派人屡次降低身段和辽国和谈,直到最后和谈甚至变成了恳求。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主和派依然坚定地认为,开战是对大宋不利的决策。
这不就和现在是一样的情况吗?
被人辱骂了该不该反击?
是忍着告状,还是直接动手抽他丫的!
好在现在的赵祯还年轻,并没有经历过之后的那些踟蹰和压迫,此刻的他胸中不缺大志,更不缺血性和骨气。
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受到侮辱不还手,那比挨顿打还要难过。
所以这一次,赵祯想都没想就站在了秦为这边。
他尽可能的保持微笑,说道:“游昌道果真如此?”
原本他还准备看在郭皇后的面子上,对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为他的第一反应也觉得秦为打人不对。
可听了二人的这番话后,赵祯又觉得这个游昌道真是活该,换做是他大概也会动手吧。
王臻点头道:“陛下,臣不敢妄言。”
当朝枢密使的话还是可信的。
赵祯点头,然后问秦为:“这就是你动手的理由?”
秦为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道:“臣气不过,觉得那人像是个妇人般的,整日就在御史台里碎碎念,若是不动手,臣心中憋屈,念头不通达,自然无法为陛下好好的效力……”
“好了好了。”
再让秦为说下去,他出手打人的动机就变了,变成为了大宋,为了他这个皇帝。
这动机太崇高,赵祯受不起。
群臣都在看着他,韩绛却在看着秦为,心中在为对方惋惜。
这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只是做事跋扈张扬了些,所以大概要被冷落一段时日了。
因为他不觉得自己输了,这话虽说有些庸碌,却是天下大多读书人承认的道理。
所谓:有理不在声高。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
所谓:君子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