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十万大军的前锋,那该是多么无坚不摧啊!怎会只有区区三千人?
这明摆的就是在试探啊!
也许西夏真的纠集了十万大军,但至少现在他们不敢打,否则就不是三千人了。
娘的,你特么欺负老子是文官不懂军事吗?
在外刺探的斥候浑身浴血的回来了,一路被带上城楼,见到裘书玄后斥候大声道:“钤辖,小人带着麾下发现了敌军营地,最多三千人!”
裘书玄看了折继闵相互看了一眼,突然就大笑了起来。
这是赌对了,某总算是立功了!
折继闵也笑了,城头上渐渐全是笑声。
然后他就想到了河东路的那群傻子……你们那么早就上奏,还说什么西夏要起大军攻伐大宋。
结果呢?
一旦奏报被朝廷许可,然后各地的军队云集边境,结果西夏人只是造势。
丢不丢脸?
到时候会不会被辽国笑话死?
“现在已经确定西夏是在虚张声势了,可某却有一事不明,他们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
裘书玄又慢慢皱起眉头。
三千人的军队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多,但好歹也是一股力量,他们如此在边境叫嚣,就不怕大宋洞悉了之后,挥军反攻么?
若是大宋一旦来了脾气,那么这三千人很容易就会被全歼。
“要不……”
折继闵眉峰一挑,裘书玄却赶忙摇头:“不可!”
奏报是一回事儿,但主动出击却是另一回事儿。
自澶渊之后,大宋的军队就忘了什么叫主动出击了,很多时候都是防御,说白了就是被动挨打。
朝廷对戍边的武将监管之严格,忌惮之深邃。
若折继闵敢私自出兵攻打西夏,这事儿的性质也就变了,就算他最后打赢了,朝廷也不会封赏。
说不定还会责罚!
这就是文官的敏锐嗅觉。
裘书玄或许不懂军士,但他懂政治,尤其明白当初朝廷设置河东路军司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制衡麟府路么。
你折继闵不好好安生,还想着出击?
想死别拉上我……
折继闵无奈的叹了口气,脸上全是落寞,望着远方淡淡道:“可惜了啊!”
西夏人数不多,而且并没有太多的防备。
若此刻带兵突袭,这三千人折继闵有把握全歼!
“不可惜,没命了才叫可惜……”
裘书玄没好气的看了眼他,冷声道:“奏报才将送出去,功劳还没到手……你想干什么裘某管不着,但现在不行!”
等朝廷的封赏下来,我离开这鬼地方。
剩下的就不干咱的事儿了,你们随便折腾,就算把李德明一家捉到汴梁来也和我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