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灯光与泊在江边的船灯,都把一些光亮散到这里,比起幽静的东湖,这片僻静的江岸有更好的视野。
江小鱼放下一半担心,面对尹石风,沉声道:“尹师兄,我们素昧平生,有什么帐?”
“不是你我之间的账,是汉水尹家与清洋江家之间的账。”银面人轻抖手腕,细剑如水波般转出一个圆圆的光影;“逆水刺与水东流之间的账。”
“水东流。”江小鱼默念着。说起汉水尹家他有点糊涂,说起水东流,他想装糊涂也装不了;“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坐下来好好谈谈?”
很久很久以前,具体多久……那些具体到年月日的历史问题,考究起来太费篇幅,只知道至少也要三百年前。五品清洋大概在三百年前出现在江湖道,他们就如一颗耀眼的明星,突然崛起在大江之上。
也是三百年前,江家五兄弟在短短的两年内不仅打下重庆码头,还顺江而下直达江南,将横行大运河的漕帮收入囊中。那时的漕帮,本属于汉水尹家。
在当时的八品江湖里,汉水尹家排名第四,为,四品汉尹。
从此之后,五品清洋与汉水尹家之间就展开了一场长达二百余年、充满血腥的争斗。五品清洋的独门绝技逆水刺,似乎是汉水尹家剑法水东流的克星,凶猛毒辣招式刁钻。二百多年来,五品清洋与汉水尹家有十七次公开较量,但每次争斗,都以尹家失去一位高手的生命而结束。汉水尹家也由此陷入长达二百多年的低落期。
一直到民国时,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汉水尹家突然消失在江湖道的视线之外,这场争斗才算告一段落。
到江小鱼这一代,汉水尹家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存在,他甚至很少听长辈提起过汉水尹家这四个字。
水东流就不同了,修炼五品清洋的逆水刺必须有个对手,那就是一种叫做水东流的剑法。江家五老中专门有一老修炼这种剑法,可以说,没有水东流,就不可能练成逆水刺。
江小鱼也不例外,从小就在五叔的水东流下吃进了苦头,那份记忆已然渗入血脉。
五叔常说一句话就是:不下苦功磨练,将来遇到水东流,只有死路一条。
江小鱼的堂弟江小冷与江小淮从小挑选修炼水东流,他们之中将来只有一个能坐到江家五老的位置上。江小鱼怀里的江小淮,大概知道自己与江小冷之间的差距,早早的就退出了竞争投身到江小鱼身边。
“该谈的话早就说尽了,我们之间,只有血与剑。”尹石风也自惘然片刻,末了还是一叹。
“请尹师兄稍等片刻。”江小鱼把江小冷放进船舱。
五分钟后,祝童正在担心他会不会脚底抹油水遁溜掉了,舱门打开,江小鱼出来了。
他换了身行头,又穿上那套黑色水靠,手里的家伙也变了。祝童与江小鱼有过两次交锋,第一次面对的是一枚水刺,第二次也就是昨夜此时,江小鱼用的是两枚长短一样的水刺。
这时,江小鱼手里还是两枚黑色水刺,却是一长一短。
右手的水刺细长,与尹石风手里的细剑差不多长短,左手的水刺要短一半,刃部却变得粗大,且分为两开形成一只双股刺。
“尹师兄,既然遇上了,说再多的话也无用。有三位江湖同道做礼宾,我们就切磋一番,把这一代的江尹之争做个了结。”江小鱼展开一个防守的架势,两枚水刺胸前交错,划出一串刺眼的火花;“尹师兄,逆水刺上有倒刺,请务必主意。”
“多谢江师兄提醒。”尹石风倒转细剑,右手在胸前打个稽首,却是正宗的道门手法。
江小鱼跳上木船,尹石风拿起竹篙轻轻一点,木船就向江心滑去。
滑行三十米,尹石风将竹篙插入江底,木船也就停在那里。两人默默分开,分据船头船尾对立。
祝童与秦可强、张伟所在的高地离江家才江船有十几米,离江中木船有将近五十米远近,且中间有水面相隔。在这样的距离内,祝童和秦可强就是想出手也没有办法。尹石风这样做,是怕外人打扰他们之间的世争之战。
“尹师兄不会有什么危险吧?”张伟担忧的问。
没人回答他,祝童和秦可强都全神贯注的看着汉江,一场恶战已然拉开序幕。
“水中花,花开花落瞬间事,点点**。”随着一声吟哦,尹石风出招了。
细剑在他手里变成一团光影,瞬间爆散开了来,掠过木船上的空间,带着千百点星光潮水般扑向江小鱼。每一点星光,都代表着细剑锋利的锋芒的一次颤动。
“这就是水中花?”面对这样如水银泻地般的招式,祝童与秦可强都倒吸一口冷气。
江上木船只七米长两来宽,躲无可躲避无可避,一时都在想,自己如果是江小鱼,如何化解这样的猛招?擂台上的尹石风还是保留了大部分实力,他的对手败得不亏。
江小鱼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快制快。
他右手的长鱼刺挥出一道光幕,光幕内同样闪烁着千百点星光,每一点都对应上尹石风袭来的一点星光。
江上传来连绵不绝的脆响,节奏紧凑叮当悠扬煞是悦耳。
江小鱼档过这招,马上开始反击。他一个箭步拉近双方的距离,左手双股水刺穿出,目标是细剑的剑身。
祝童和秦可强都一楞,尹石风只能抽招后退,或者跳起来与江小鱼交换位置,或者选择落水。这是一招锁拿对方兵器的实招,细剑如果被锁住,尹石风只有低头认输了。
出人意料的,尹石风并没有挑起或后退。细剑挽出一股小小的剑花,两点星光准确的击中双股刺的两个刃头。江小鱼跳起来,一个漂亮的鹞子翻身,落到初始位置上。
到目前位置,两人交换了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