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明听于小青这样说,马上反驳道:“行车记录仪的证据并不能直接证明有人在秦海的摩托车上做手脚,你这样说话未免太武断了吧?”
“请黄局长注意,我说的是可能。问题不只是行车记录仪的证据,我们还可以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更多的调查,或许可以取得更多的证据。”
于小青据理力争,毫不示弱。
“哦?于探长是不是有一些新的证据和发现?”雷处长问道。
“雷处长,目前我还不敢确定,但是最起码可以知道,在秦海案发生的前一晚上,有两个人去过南关小区秦海车辆的附近,并做了一些很不想被人发现的事情。”
“我很想听于探长再详细地说一说,你对这个案情的更多观点。”
听于小青说出这些话,雷处长提起了更浓厚的兴趣。
“很显然,秦海目前在古洋县与一些人产生了非常突出的矛盾,这种矛盾涉及很大的经济利益。按照正常的案件逻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人有陷害秦海的作案动机。”
“但是,有动机不等于有实施行为本身。”雷处长也是步步紧逼。
“那当然,但我们往往却忽略最有价值的一个案件细节……”于小青坚定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雷处长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细节?”
“我们大家都忽略了,我们是怎么知道秦海的摩托车的里藏有白粉的?”
“我们是接到了报案的,接到报案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了刘庄蔬菜种植基地,但是没有等我们赶到基地,在去往基地的路上,就查获了秦海的摩托车。”郑所长非常清楚地把当天自己查案的经过简单明了地说了出来。
“对,没有错,”于小青用非常掷地有声的腔调说道,“那我想问,这个报案人是谁?”
“于警官,报案人是通过公用电话,在清晨六点半把电话打到了110报警中心,所以我们无法得知报案人是谁。”
黄立明针对于小青的问题做出回答。
“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这位报案人是怎么知道秦海的摩托车里藏有白粉的呢?”
话说到此,大家才明白于小青的真实意图。
很显然,大家忽视了这个基本的常识。
几天来,大家谁都没有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报案人是怎么知道秦海的摩托车里藏有这些证物的?
虽然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很多种可能性:
比如,我们可以想象,秦海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同伙,同伙与秦海发生了矛盾,所以告发秦海。
还比如,秦海的行为被某些人偶然发现了,所以这个人立刻报了案。
但是,这些可能性似乎太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