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日还在默默仰视着苦行者,但心中却充满了愁苦。干旱依旧肆虐着,这是万生的苦,却宛如只割在牧羊女的心上。
因为她没有了供奉之物。
一夜,她抚摸着自己的手腕,忽然有了感悟。她用齿咬开自己的手腕,接了满满一碗鲜血。她欣喜地冲到了双树下,献上了她的供奉。
上师,这是我的供奉,也是我的修行。
她抬起头,盈盈的双眸中充满企盼与虔诚。
但苦行者却皱起了眉头。虽然在夜色的掩盖下,鲜血的气息仍让他的心烦乱。
他走开了。
牧羊女满心惶惑,不知道为何鲜血的供奉仍不够虔诚,竟不能让苦行者接受。她苦苦思索着。
百姓谣传着,百里外的甘泉仍在喷水。她想也没有想,就托着钵盂赶去了。
一百里,每一步都是坎坷的路程,蹒跚着,去了又来。她的脸上写满了风霜,终于,她托着半钵清水,走回了双树下。
但苦行者已走了,双树下再也没有苦思的身影。
钵盂打翻在地,浸入干涸的地面,瞬间就已不再。牧羊女跪坐着,苦苦思索。
你每天到这里来,供奉我一碗水,这便是你的修行。
——为何却不再让我修行下去?
她的心跟身都痛了起来。她久久跪坐在沙罗双树下,再也没有起来。
一天又一天,直到,她的心化成了石头,她身体化为了灰尘。
在生命的最后,她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为什么你脸上总是愁苦,不肯笑呢?我想看你对我笑啊。”
这个心愿,诸天诸神都为之哭泣。他们收束了牧羊女所化成的灰尘,将它们归成一块大石,落在了苦行者的身边。
他们尊从牧羊女的心意,让她生生世世,看着苦行者,看着他的笑容。
苦行者继续苦行着,他终于获得了大智慧,连诸天诸神都为之赞叹,他们赋予了他一个新的名字,佛。佛将他的智慧衍化成三千经卷,日日向众生开讲。他没有注意到,最虔心聆听的,是他身边这块石头,顽石。
顽石认真地听着佛的每一个字。这些字宛如一道道温暖的泉,淋浇在它的心上,渐渐地,它有了灵觉。它为看到了佛而欢喜着。
佛每天都在微笑着,但他是为众生而笑,并不是为它。但顽石已满足了,因为它已看到了佛的笑容。
佛的信徒越来越多,他讲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坐在顽石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顽石已满足了。
只要能遥遥望见佛的笑容,它的心就莫名地清净起来。
但国王却恨着佛,因为他抢走了他的子民。终于有一天,灭法运动开始,国王带着十万兵甲,将佛围住,支起柴火,要焚烧佛。
佛很从容,他静静道,让我再讲最后一次法。
朕答允你。国王表现的是他作为一个王者的宽容。
佛升上了高台,他开始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