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这首《水调歌头》,起句自太白仙心脱化,尽是奇逸之笔,由黄国仑唱来,孤高旷远,空灵蕴藉。
只这寥寥几句,已让很多学生心驰神往,肃然起敬!
刚刚对《水调歌头》很不感兴趣的几个男生,都被黄国仑这复古的歌声给感化了。
他们没有想到黄国仑唱歌会这么好听,更是没有想到黄国仑给这首词赋的曲子会这么耐听!
孙彦听过黄国仑唱《独上西楼》,那时她就觉得黄国仑唱作这种古曲已有大师风范。
却没想到,黄国仑今天伴着古筝唱的这首《明月几时有》,更是逸怀浩气,超凡绝尘!
“这大叔,越来越帅了哈!”
孙彦在心下暗暗兴奋的想着。
她相信,黄国仑唱作的这首《水调歌头》,一定能征服她麾下的所有学生,包括那个赖皮的东方亮。
靠在门框上,东方亮玩味的听着黄国仑弹唱古曲,一直睁不开的那只左眼,居然也变得越来越大了,虽然和右眼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他的这个表情,已经暴露了他被这首古曲俘获的内心。
“这个黄老师果然牛逼如斯!他给苏老配的这曲子,绝了!”
东方亮听着听着,就比其他人更对黄国仑的这番创作肃然起敬了。
黄国仑抚琴继续唱着: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金句一出,所有人都感喟不已。
苏东坡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黄国仑抓住了这首词的精髓,将自己脑海中“神来之笔”的音乐灵感赋进这首词中,声情并茂的将这首情怀寥落的秋之吟咏,变得触处生春,给人听来甚有一种登高望远、引人向上的情致,如饮暖酒,温心醉人。
在唱第二遍时,黄国仑将心中的情致与情怀都舒展开了,在“何事长向别时圆”之后又加了一句“别时圆”的咏叹,让词曲的意境更上一层楼,还多出了一分缠绵缱绻的思恋味道。
这份思脸,不用说,自是对陈佳的牢结之情。
古筝余韵犹在。
屋里这些学生,以及孙彦,却被黄国仑唱出了千里之外,驰思遐想之盛,要远超他们之前学习这首词时的维度。
音乐是能扩充人的想象力的,黄国仑这首词曲版的《水调歌头》,便让所有人都对这首千古名篇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几乎所有人都被黄国仑唱的觉得这首名篇变得更美,更动人了。
黄国仑唱过之后,孙彦第一个赞黄国仑:“能把古曲唱的这么美,黄老师,你真是太有才了。”
学生们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黄国仑很想对这些人讲一句:“这些灵感本来就在这儿,只是被我不小心碰到罢了。”
却怕大家说他装逼,他就不说这么欠扁的话了。
东方亮在门口也忍不住赞了一句:“好词,好曲,好听!”
孙彦不耐烦的撇了东方亮一句:“听完了,你该走了吧?你别打扰大家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