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谦益和李士淳商议之后,顺明双方的谈判人员又谈了一阵,最终确定了条约内容。
当然,条约签署的地方肯定不在秦淮河,秦淮河这地方玩玩风月还行,作为正式政治场合就不太合适了。
最终,明顺双方在南京大报恩寺签署了《明顺和平条约》,以这样的形式,正式宣告大顺和大明之间正式停战。
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书上,《明顺和平条约》的签署也标志着明末农民战争彻底结束。
这个世界的历史教科书是这么说的:“继元末轰轰烈烈的红巾军最终摧毁了强大的元廷之后,明末农民战争摧毁了大明王朝,再次展现了民众的强大力量,也使得大顺朝廷管理上相比于大明,对民众做出了更多妥协。”
随着大明签署条约,大明正式宣告将天下正统的地位交给大顺,大顺朝廷也准备开始进行一项历代王朝都会做的事情:
那就是给前朝修史。
之前没有官员和李自成提及修史这件事,是因为大明还在,大家伙在等着皇帝哪一天彻底灭了大明之后才开始修史,不然大明还在的情况下修明史还是有种奇怪的感觉。
而对于李自成来说,他其实是不小心忘了这事……
李自成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水利和财政上,其他事情关注得不太多,直到现在官员们一说他才想起自己似乎还没有开始修史。
而听了官员们的建议之后,李自成也觉得是时候修一部明史了。
于是李自成同意了官员们提出的组建修史部门的提议,并正式下令,以朝廷的名义筹建专门的修史小组,撰写明史。
历史上清廷在顺治二年(1645年)就筹建了明史馆,不过由于清军一系列骚操作导致一场本可传檄而定的战争硬是打了快二十年,最终清廷真正开始编纂明史要等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
随后清廷修修改改,愣是把明史一直修到了乾隆四年(1739年)才正式结束。
这一年清廷史官终于向皇帝进呈修了整整修了六十年的明史,而如果以顺治帝建立明史馆算的话,则是修了快一百年……
李自成当然不打算用六十年的时间去修明史,毕竟大顺又不是大清,大清浑身都是敏感点,大顺可没有这种情况。
当然,要说大顺没有敏感点也不是,闯营最大的敏感点就是李自成吞并罗汝才这事。
这事从各种角度来看都是很不光彩的一件事,属于李自成强行背刺并吞并盟友,不过这事也由李自成以【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做了定性。
至于修史的史官人选,和清廷一样,李自成也愿意给那些自称大明忠臣的人一个台阶,让他们通过修明史的方式重新出仕,同时也用这种方法宣告大明在政治上彻底死亡。
说起来当年清廷那副样子都最终有不少明廷遗民出山修史……
毕竟修史这种事情可是关系到后世评价的,当时许多大明遗民深怕和自己政见不合之人出山修史把自己黑一遍,于是他们最终向清廷屈服了。
当然,后来他们就会发现被清廷玩了,至少康熙帝招揽了这些人之后就把修史工程扔一边去了。
等到清廷终于正式开始修史的时候怎么修史已经完全由清廷说了算,而不是这些遗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