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么热,他们忙活一上午出了汗,吃碗凉皮,那是又能管饱又解暑。
沈承舟和崔氏默默的吃着,顾不得说话了。
这凉皮他们吃着真好吃,夏天可以多做多吃。
吃饱饭后,也快到晌午时间了,叶氏和沈少辰准备将多做的那些凉皮拿到店里售卖。
大概能盛出五十多碗凉皮。
叶氏问道:“小妹,这凉皮售价多少文钱一碗比较好。”
沈月瑶想了想道:“二十五文钱一碗吧。”
“不是两个店吗,一个店放二十五碗,差不多正好,限量销售,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中午卖不出去还有晚上,总归会有人想尝鲜。”
叶氏和沈少辰便明白了。
面条一碗也就十多文钱,凉皮二十五文一碗,有人舍不得花钱买,自然有人舍得花钱买。
来店里吃饭的顾客,有的舍得花钱买吃的,有的比较节俭。
店里生意好的时候,一天都有二百多个人去吃饭。
二十五碗卖出去肯定没问题。
叶氏和沈少辰赶着牛车,带着这些凉皮去店里卖去了。
沈月瑶则和爹娘坐在院子的大树下乘凉。
沈月瑶感觉村里的夏天也不像科技时代高楼大厦下的夏天,这里虽然天气热,但风是凉的。
是不是就有凉风吹来,全身都很舒服。
沈月瑶手中还拿着蒲扇扇着,感觉也挺惬意。
“爹娘,咱们消消食,一会拿出果酱和罐头来吃。”
“对,我把罐子放在井水里,拿出来冰冰凉凉的肯定也好吃。”
井水是一大早沈承舟从井里打出来的水。
家里没有专门打的井,每天都要去村里的井水里挑水。
刚从井里打的水很凉,舀一盆放地窖里,放入罐子,正好能让罐子里的罐头保持冷却的温度。
吃起来不热。
这时候没有夏天,大家储存东西,大多都在地窖里储存。
不过地窖并不是冰窖,只能说温度比地面上冷一些,但也无法跟科技时代的冰箱比。
崔氏想了想,准备去拿罐头出来。
就在这时候,前街王氏来了。
“崔大姐,沈大哥,在家啊。”
崔氏一看王氏来了,热情的道:“哎呀,王妹子,你来了,快进来。”
王氏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里面放了四个鹅蛋,道:“崔大姐,那个,这是自家养的鹅下的鹅蛋,别嫌弃。”
村里很多人家日子比较拮据,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王氏想了想,便把家里的鹅蛋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