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代仕女服饰 > 第35部分(第3页)

第35部分(第3页)

“娘娘、娘娘!”

那个宫女一溜小跑进来,险些撞上了璇真。李妈见此,赶紧喝斥道:

“瞧你!眼睛也不知长在哪儿了,敢冲撞咱们姐儿!”

那宫女吓得连忙跪下,李妈和佩玉等人赶紧来看看璇真有没有哪里受伤。璇真笑着推开她们的手,说:

“哪有撞着,你们休慌。”

王妃见女儿没被撞到,这才转过头看着那个宫女,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样急急忙忙的。那宫人也顾不上喘气,直说:

“回娘娘,才刚小的往懿安堂那边传话回来,到了濯缨湖边,就见那儿聚了好些人,有内监校尉,不知在忙些什么。一问方知道,原来是毛家两兄弟跳进湖里了!”

仿佛是一声雷响打在头顶,使得众人都呆住了。于氏追问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

“小的怎敢扯谎,如今校尉正在湖边忙活着,要将人捞上来,也不知如何了。娘娘若不信,只管遣人去问一声,便可知小的所言是否属实。”

王妃在刹那间只觉得血都在往头上涌似的,脑袋里一片空白。璇真见母亲脸色不对,赶紧上前搀扶。她和李妈一人一边,扶着于氏靠坐在炕上。见王妃不适,殿上的宫人们忙着拿这拿那,递茶送水。璇真从袖子里掏出绉纱汗巾,为母亲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于氏此时平静下来,对女儿和李妈等人说:

“我不妨事的。”

接下来,于氏又命李妈派两个办事牢靠妥当的宫女到正礼殿那儿打听消息,并且又传令下去:此事暂且不得声张,如有人胆敢不从,必让审理所狠狠惩治他。璇真陪着自己的母亲,在荣德殿这儿等候着消息。

但是,跟她们的愿望截然相反,这件事确实是如假包换的。毛氏两兄弟,被王府校尉从审理所中押出来。他们这次是去见王爷,因为德王已经打算不治他们的罪、送他们离开。可惜的是,两个同样倔强固执的兄弟,却认为德王府准备送他们进济南府衙门监狱坐牢,所以也不想再芶活于人世。在两人出事后,审理所那儿的王府卫兵才发现,在关押他们的地方,发现了兄弟俩写在墙上的遗言,那是毛家老大几乎咬断自己的手指,用那血写成的两句话:

“生不进官门,死不进地府。”

意思就是说,他们活着绝不愿做阶下囚。毛氏兄弟用自己的死来表明,自己是无辜的。但是这样的清白,换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德王朱见潾在得知此事后,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停地向前来禀告的太监和审理正等人说:

“这是怎的说!怎会落到这般田地……我不是吩咐下去了,放他们家去?如今怎的又会闹得如此模样!”

可是不管是王府的主人如何震惊,毛家两兄弟的性命,依然救不回来了。当德王府的人总算将那跳湖的两人打捞上来时,他们断气已久,身体都已经冰冷僵硬。德王还命良医所的大夫们救治二人,可是哪里还救得活。

随着这二人的死去,德王府陷入了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波之中。

第二卷 试梅妆 第八回 缺了一角的德王府(1)

铺设着麻石板的衔,聚焦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奇怪的是,他们通通都穿着白色粗布做成的孝服,有不少人还举着招魂幡,或是撒着纸线。一时之间,这街上处处飞舞着一片白色,几乎盖过了它原本的面貌。

不仅如此,这群人个个痛哭流涕,无不是哀痛欲绝的样子。而在这群哭声震天的人外围,还有许多居住在此街或附近的邻人前来围观,指指点点的。有的人摇头,有的人叹息,还有的人,看着大街旁那座华丽森严的府第,压低了声音向身旁的人说:

“这次德府可是打错了算盘呐!闹出这样人命案子,哪怕衙门不敢追究此事,他们脸上也不好看的!”

跟外头的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德王府那边显得十分安静,它西边的遵义门外,只有校尉士兵守着,依然是生人勿近的样子。

但是,这只是表象而已。实际上,此时的德王府,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种种流言谣传齐飞,人心慌乱。

弘治八年的六月初一这一天,绝对算得上是德王府这一年里最倒霉的日子?由于毛氏兄弟在王府濯缨湖内投湖抗命以至丧生,所以德王府现在陷入了一堆麻烦当中。虽说外界也不敢拿这事来向德王府问罪,但是那些议论与口诛笔伐,从事发后就一直没有中止过,也够让王府丢脸的了。

德王在得知毛家兄弟已经无法救活后,越发忙得焦头烂额。既要和府中长史等人商议如何收拾这烂摊子,一方面又吩咐府中官吏相关人等、好生妥善殓葬毛家兄弟的尸身,并且送还给他家去。为此,王爷还叫来处理此事的官吏,说:

“你们此去毛家,休要与他们起争执。传话出去,就说是我的意思,毛家兄弟二人入殓下葬,皆由咱府里置办,不用他们花费一点银子。”

虽然德王希望息事宁人,但突然失去了两个家中顶粱柱的毛家人,万分悲痛之中,哪里愿意罢休。他们虽说不敢到衙门告状、说德王府害死他家二人;但是毛家人与那两兄弟一样,骨子里同样固执。他们披麻带孝,全家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