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锂硫电池的优点也非常的明显的。
由于使用了硫碳复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和锂金属作为负极,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
在锂枝晶难题没有解决之前,米国能源部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就成功的在实验室中开发并测试了一款全新锂硫电池。
其能量密度可以做到2300whkg,远超当时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200whkg的能量密度。
这足以让一辆普通的电动汽车理论续航超过3500km,甚至比后面人工SEI薄膜出现后的锂离子电池续航还要常。
从这,就足以见得锂硫电池性能的优秀。
对面,大师熊起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弯下腰,他从抽屉中找出来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了过来。
“我发给你的邮件估计你也没怎么看,这是锂硫电池的详细报告,你先看看吧。”
徐川接过文件,顺手翻开的同时开口说道:“和我聊聊你们这两年的研究思路和过程吧。”
虽然并不在电池行业做研发,但对于这两年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研发过程,他还是挺感兴趣的。
毕竟锂硫电池完成后,下一步的重点无疑会是更先进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空气电池。
虽然他接下来并不一定有时间亲自参与进来,但了解一下锂硫电池方面的变化也是好的。
至于一边听一边看,一心两用这种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行。”
樊鹏越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后在脑海中思索整理了一下这两年的研究过程,缓缓叙述道。
“。。。。。后面,我们想改变电解液的性质,按照你之前研究人工SEI薄膜和解决锂枝晶的思路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突破。”
“我们尝试过,并且成功地用一种不与多硫化物发生反应的醚电解质取代了碳酸盐电解质,制造出来了一款新型的锂硫电池。”
“不过在测试的时候,发现乙醚电解质本身极易挥发,并且含有低沸点的成分,这意味着如果用它制造电池,且电池的温度加热到室温以上,可能很快就会失效或熔化。”
“也尝试过降低电解液的量和稳定锂金属阳极的方式来解决锂硫电池遇到的问题。”
“这些研究虽然都没成功,不过也给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当然,经费的消耗也不少就是了。”
徐川翻阅着手中的文件,点了点头并没有太在意。
任何一种材料或者说实验产品的研发,抛开那些‘白’到极致的欧皇外,可以说都是一点点的尝试慢慢的积累经验和排除错误选项与路线后才成功的。
能赶在其他国家前面将锂硫电池开发出来,消耗一些经费压根就不是事情。
而且,就算是实验失败,颗粒无收,这些数据对于川海材料研究所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材料领域之所以很难实现弯道超车,只能一点一点的积累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别人走过的路线,如果你手中没有实验数据的话,只能自己亲自尝试一遍后才能知道结果。
而如果手中有数据,那么你就能很轻易的排除掉这个方向,这条路线,进而将节省出来的时间、精力、经费等各种东西都用在其他可能成功的方向路线上。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步先,步步先了,想实现弯道超车,难度自然很大。
老实说,对于川海材料研究所能赶在其他厂商和科研单位前完成锂硫电池技术,徐川还是有些惊讶的。
最近几年他没时间照顾研究所,基本都在忙自己的事业,哪怕是将上辈子所记得的一些电池领域的发展都告诉了樊鹏越,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底蕴,对比起其他的电池厂商和研发机构来说,依旧是相当薄弱的。
能走在其他电池厂商前率先完成锂硫电池技术,的确有些让他没想到。
不过,这似乎和他之前弄出的那个材料计算模型有些关系的样子?
看着报告文件上的数据,徐川的目光落到了其中的一页篇幅上,想起了被自己遗忘了很久的材料数学模型。
如果不是这次锂硫电池的突破,他都差点忘记了自己还在这一领域部署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