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大学四年制,始于二十五年前中大成立之初,要一下子改制,颇令我有点措手不及。教资会建议,将中大所获的资助额与香港大学看齐,而港大行的是三年制,中学生需读两年预科,才能报考港大。看到这样的建议,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即时反应是:“教资会怎可以听任香港政府指使,统一所有香港最高学府的资助方法?这怎算合理?”我的质疑不算不合理吧。
我相信,这是一个愚蠢的官僚决策。统一学制,无异于扼杀了多元竞秀的高等教育,而一个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正是不少大都会地区所极力争取的。政府的做法,也许是为了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而三年制大学是比较节省成本的。
要中大四改三的压力也有可能源自中学。也许可以这样说,支持改制的人自有他的理由。在改制之前,报考中大只需读一年预科,一家著名女子中学的校长说,她希望女同学们能在学校多留一年。她说:“预科同学是学妹们的好榜样,也是学校活动的好助手和领袖。”
但对我来说,我希望见到的大学制度,应该富有弹性,而不是刻板的千篇一律。对教资会的要求,我的反应是想方设法令中大在骤变中保持灵活性,同时保持对高素质和卓越的追求,无论是在我们的传统强项,还是在新的领域上。
其中一个方法,是将课程改为学分制,各个科目的学分由一分至三分不等,要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必须修满一百二十个学分。美国的大学和高等学府,都是采用学分制,多年来证明行之有效。这制度有很高的灵活性,而且可即时实施。
学分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迫切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获得的资助会增加。一直以来,中大所获的资助比港大少,资源颇为紧绌。我向同事们实话实说,我向教资会所提的建议,必令其毫无保留地接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Chapter09 出掌中大(7)
我也向同事和同学们解释,中大并没有放弃四年制,简单地说,学生入读中大,可以采取任何进度学习,只要修毕一百二十个学分,就可以毕业。如果他们通过高级程度会考(A…level Examinations,我们给予二十一个学分以确认此学历)和达到指定的语文程度要求,平均三年就可修毕学士学位课程。这样,中大日后接受具有社区学院资历的学生,或其他大学的转移学分,以及配合未来可能的转变,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特区政府在2002年提出将中小学学制改为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大学则可相应调整课程,容许学生在四年时间内毕业。如此说来,当日要中大改制,无疑是多此一举,浪费了许多人力。我殷切盼望教育改革者了解保持学制灵活性的必要。
迫令中大改制无疑是一种倒退,手法也不高明。三年制令课程变得比较紧迫,难以容纳一些需要较大弹性的跨学科研习。我要花不少气力说服同事,我们并没有放弃四年制的原则。与此同时,我也作好准备,进行必须的结构和行政改革,以求保持学术的卓越水平。无论是既有还是新加入的同事,都要稳定他们对大学的信心。
成立新的工程学院
随着内地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香港与内地的双向投资日见增长,生产总值稳步上升。与此同时,美国正陷入短期衰退,我们因此可以有能力聘请一流的教学人员。对我来说,大学学额的扩张无疑是及时之举。如果不是增加学额,让我有更多资源推动中大发展,新成立的科技大学恐怕就会把大部分的资源吸纳过去。在更平等的竞争基础上,我们建议设立新的工程学院,以及扩充和加强其他各学院。新工程学院将集中于电子工程和电脑科学,成为一个包罗广泛的电子工程和电脑科学研究中心。主要的知识范畴包括发展迅速的电子、电脑、系统科学和材料科学。新学院的成立,也可说适逢其时。我们将既有的电子学系和电脑科学系纳入新的工程学院,而讯息工程学系是其中首个新成立的学系。我们有幸能请来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最出色的工程学家出任院长。讯息工程学系也有幸能招纳在学术和工业实务上富有经验的人员执掌教席。他们大都是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也在通讯和电脑业的著名研究和开发机构任职多年。物以类聚,能吸引他们加入中大,相信我也是其中一个因素。互相启发和衷诚合作,始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达到出类拔萃的效果。
在院长领导下,工程学院的地位足与世界各大学的同类学院争一日长短。作为校长,我也有了一个比较和量度的标准,推动其他学系向前迈进。多年下来,工程学院的所有学系都取得良佳的发展。
从成立新学院的经验中,我总结出的结论就是,人的素质是最先决的条件。我相信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能力。加州理工学院、柏克莱、史丹福、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科技研究大学,虽然都以一位教授指导多名博士生而取得杰出成果,但工业界以多名主要首席研究人员领导一组研究员,从事较广泛项目的钻研,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工业界也已意识到大学研究的效率,如果作出适当的安排,大学也可助工业界一臂之力,在工业研究上担当一定角色。事实上,工业界已开始委托大学进行指定的研究。教资会推行的卓越学术领域计划,无疑有助订立学术与创新意念的新标准和成就指标。
Chapter09 出掌中大(8)
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为大学营造适当的研究环境,尤其是为从事外判研究合约提供条件。这样做,牵涉大学结构的适度调整,让适当的人才能留校多年,从事指定的研究项目,并利用他们的研究工具,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大部分大学尚未缔造这样的环境,我们有必要跟上当前的需要作出相应的企划。在全速前进之前,我们可按部就班,在大学或一组大学中鼓励他们以跨学科研究计划为首要目标。
中大工程学院的发展令我深受鼓舞。不过,那是经过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的成果。第三个重要环节是,研究人员须检讨由大一学生到博士生的各级程度学生的教学和培训。他们是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有能力开拓新的知识和作出新的发明。
从工程学院的经验,我深信学院同人所得到的满足感对其他学系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推动人们向前迈进的最大力量。
大学的结构改革
大学的结构应该给予学术和行政人员有力的支援,只有这样,大学才可以有所成就,而每个人也可以获得满足。这当然是一个理想。大学校长的责任,就是给予必需的支援。校长不能照顾每一个人,而又同时兼顾无数的分内工作。搞好与社会的对外关系、与政府周旋、与全球学术界联系,以至与校内教职员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