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不能忘却的战斗 > 第8章 第二次战役2诱敌深入的战术(第2页)

第8章 第二次战役2诱敌深入的战术(第2页)

而彭德怀则设想绕到联合国军的背后,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在第一次战役接近尾声时,大将军已经预见到联合国军必将再次发起进攻。毕竟美军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并不严重,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遭受太大挫折。如果仅仅因为中国军队入朝就选择退却,美军的颜面何在?

因此,大将军制定了“诱敌深入,包围歼灭”的战术,打算将联合国军引诱至预设的战场,再进行包围并歼灭。这种类似包饺子的战术,实际上有两个核心要点:

一是如何诱使敌人逐步进入预设陷阱,

二是如何穿插到敌后完成合围。

这两项显然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务。

这一招能否成功,得看当面的美军、韩军肯不肯往志愿军的“口袋”里钻。

按麦克阿瑟的要求,沃克的第8集团军须尽快向北发起进攻,由此来看,把它引到套子里来似乎不成什么问题。

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矛盾:

如果美韩军进攻动作过快、过猛,可能出现志愿军尚未在预定战场完成准备,便要仓促应战的局面,这样,诱敌便成了纵敌,敌军长驱直入,直捣腹心,反倒会造成已方的战略被动。

正如洪学智后来所说:

现在看起来,诱敌深入似乎很简单,但在当时,确定这个方针并不简单,并不容易。

一方面有巨大风险,一方面也很困难。当时敌人正在一个劲儿地猛攻,我们自己打得也很疲劳了,诱敌深入,在什么地方部署口袋?怎么个诱法?用哪个部队来诱?都得费一番运筹。这些充分显示了大将军的军事指挥艺术。

为了诱敌向北,同时又不让其走得过快、过远,大将军作了一番设计和安排。

通常,诱敌讲究的是“示弱”,以使对方对己方能力作出过低的误判,从而放胆突进,跌入陷阱,而此次志愿军首先摆出的却是一副强硬姿态——以顽强的阻击来对付“联合国军”的先期进攻。

其目的,一是切实抓住敌人,表现出志愿军确有在战场上与之一搏的意愿,而不是虚晃一枪,另有他图;二是控制住敌方行动的速度,使志愿军主力有时间在预定地区完成集结、展开,以逸待劳,从容迎战。

撤退的速度不能太快,过快撤退只会让联合国军紧紧追随,完全无法将部队集结并调动到预定的战场上。

也不能退得太慢,退得慢了很容易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在缺乏后勤补给的情况下,面对联合国军的钢铁洪流,基本上就是走投无路。

而更加困难的是,深入敌人后方的穿插行动。相比麦克阿瑟的战术安排,彭德怀的计划显然更加险中求胜。

穿插迂回意味着无法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如果你携带大量后勤补给,就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还有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消耗,那还算是穿插吗?敌人也不是瞎子,对吧?

试想一下,一支没有后勤补给的部队,面对全副武装的联合国军,如何突破敌军防线?即便突破成功,深入敌后,没有粮食补给,也缺乏武器弹药,若敌军要向南撤退,如何凭血肉之躯阻挡敌方的飞机和坦克?

我军在执行穿插迂回任务时,通常要求战士们轻装上阵,随身携带几天的干粮和弹药,以便快速突进至预定目标。然而,这种战术的实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对战士的忍耐力和纪律性有极高要求。

人们常说,新中国的轻步兵达到了人类历史的巅峰,尤其擅长大规模的穿插迂回作战,这是我军的独特战术。在朝鲜战场上,正是凭借这一绝技,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战果。

迂回穿插的战术,往往会导致粮食和弹药的供应中断,通常情况下,部队会因此陷入绝望甚至崩溃。然而,翻阅志愿军的战史,这类情况却屡见不鲜:

营长牺牲了,连长立刻接替;连长牺牲后,排长继续指挥;排长再牺牲,班长站出来承担责任。如果连班长也牺牲了,战士们就会自发地顶上去指挥战斗。这种组织能力和荣誉感,全世界有哪支部队能做到?其他国家的军队能不能做到呢?其实真做不到。他们不是不理解这个道理,但他们就是无法实现。论忍耐力、纪律性、荣誉感和组织性,新中国的军人当属世界之最。

按志司部署,西线第39、第40、第38、第42军各以1个师留在一线打阻击,以运动防御对付进攻的美军、韩军,且战且退,逐步将其往“口袋”里引;主力则迅速与敌脱离接触,撤至预定地区隐蔽待敌。

担负诱敌任务的部队,按常规大都使用非主力部队,但志司此次却拿出西线志愿军的主力军,第38军中的主力师第112师来诱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