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阴谋论的经典例子 > 第一章 什么是(第1页)

第一章 什么是(第1页)

阴谋论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目前社会对那些相信阴谋论的人嗤之以鼻?事实上,反对归反对,相信阴谋论的人却越来越多。难道这些阴谋论者,真的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脑子出了问题?对那些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异常现象,虽然官方已做出定论,但那些人还是问一些似乎合理的问题: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有人认为几乎所有事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人则完全不相信有阴谋存在。除此之外,在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间还存在中间地带吗?

第一节阴谋论的定义

精确定义

问:新闻事件在什么情况下不是新闻?

答:在变成阴谋的时候不叫新闻。

近年来,主流媒体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各类媒体都充斥着对劣质产品的曝光以及个人滥用职权的报道,而且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有人推测这类事件的背后也许有某些团伙在操纵,但这类观点几乎都被冠以“阴谋论”而不被理睬。所谓的阴谋论者总会认为,腐败可能是制度造成的,或来自于更大的授权,而不仅仅是个体误入歧途的结果。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官方舆论总是嗤之以鼻。

可如此排斥阴谋论的做法真的公道吗?阴谋论者如此的遭遇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存在根本性错误?习惯性地排斥阴谋论的人通常没弄明白阴谋论究竟是什么,因而轻易放过那些需要探究的重要内容。这难道仅仅是新闻业的疏忽造成的?还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故意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确立事物的核心原则往往是衡量一件事情真实价值的重要开端。在此,笔者从三部权威词典中摘录了对阴谋论的不同定义:政府或某个地下组织对未公开说明的神秘事件负有责任,而当局往往会否认这样的联系。(《柯林斯英语大词典》)将一件备受争议的事件解释为有组织的密谋行动而非个人行为的理论。(《美国传统英语词典》)

一群人为了阻止某件特定的事而聚集在一起工作。(《麦克米伦词典》)

基于以上定义,我们实在难以理解媒体和权威究竟为什么那么反感“阴谋论”。把上述阐述放到历史事件中,我们会发现,阴谋论不仅存在于各个时代,而且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谁对地下组织的存在进行过严肃认真的讨论?无论这个地下组织是犯罪团伙还是活跃于权力机构的腐败分子。

为何讨论这类现象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就成了头号禁忌?学术界既然相信,发生在罗马城内的种种事端(详见第二章)是阴谋得逞之后的结果,又为何难以接受当今世界同样的事情仍在继续上演的现实?与科技飞速发展相比,就社会结构而言,人类文明其实并没有比老祖宗所处的时代进步多少。

对阴谋论有失公平的描述中,或许可以看出为什么人们通常忽略现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阴谋:

阴谋论存在于虚构的领域。在那个领域里,人们的想象力任意驰骋,恐惧战胜事实,证据显得多余,而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则常常被编造成这些假想戏剧中的反面角色。①这是美国官方网站上显眼处的一则要闻,目的就是驳斥阴谋论。页面设在显眼处,似乎在暗示,先前许多对美国(被认作为“新世界秩序”计划的倡导者)的指责,开始让政府感到不自在。2009年,就在奥巴马误把公共法令中“忠诚地”一词的位置错放的第二天,他重新进行了总统就职宣誓(闭路),为的就是避免外界产生阴谋论的猜想。由此可以看出,当局对不断增加的怀疑有多么敏感。

如果说西方政府因为人民对其诚信的质疑,于是就发动一场心理和宣传攻势来抹黑持异见者的话,难道这种做法可以接受吗?媒体界一方面自命清高,另一方面又和各方政要保持紧密联系,成为他人喉舌。一触及敏感事件,就对可能揭开黑幕的线索加以讥讽,但这无异于推波助澜。这样一来,主流社会中禁止谈论阴谋论的行为本身也成了另一种阴谋的表现。

谁是阴谋论者

根据词典定义,那些公然认为某些事件背后有秘密集团主谋的人,便是阴谋论者。面对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和嘲笑,这些人的言辞似乎显得过于敏感。但是他们还是常常会极力避开“阴谋论者”这一称呼,以免自己的话被习惯性地忽略。如此一来,便苦了一些探索者,他们因为顾忌自身的学术地位,所以极力摆脱这个形影不离的标签,而这个标签又往往是那些他们渴望加入的群体所赐予的。尽管人们也常常用“真相探索者”“说真话的人”等说法来代替“阴谋论者”,但也没能让他们摆脱所处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主流社会已经成功地把阴谋论者边缘化了,以至于一个人一旦对特定的问题提出质疑,他就不会有其他的称号,也别想期待更高的社会地位了。

探讨这个话题,我们似乎要换一种更有深度的方法。除了社会变革,人们对阴谋论者的看法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那些被称作是阴谋论者的人,与其挖空心思赢得尊重,不如下功夫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让它变得越来越可信。只有这样,公众才会对他们的探索感兴趣,他们的社会公信力才会提升。起初,正是那些缺乏洞察力的阴谋论者将自己陷于难堪的境地的。他们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看到潜在的威胁就一惊一乍地妄下结论,这种推断更多源于想象,而非事实。最好的方式必然是观察与潜心研究相结合,避免高调妄言。这样一来,便没有要反对阴谋论者的理由了。这就像17世纪在乔治·福克斯的倡导下成立的“贵格会”。在当时,“贵格”是一种蔑称(人们认为他们是误入歧途的狂热分子,是在上帝的注视下瑟瑟发抖的人),但是“贵格”们把这个蔑称却作为自己的头衔,最后成了名正言顺的贵格。这样一来,贬义一下子变成了尊称,尽管刚开始时受人轻视,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公众的尊重。

除了普通的阴谋论者,还有少数人是学术造诣颇高、有独立思想、受人尊敬的人士,他们也认为某些特殊事件可能受到秘密组织的影响。

即便是这些人,他们的研究作品还是无人问津。2007年,国会议员诺曼·贝克出版了《戴维·凯利的离奇之死》,他曾做了大量调查,认为这个争议不断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员死于谋杀而非自杀。此话一出,这位备受赞誉的政治人物瞬间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还把当初任命他的杰里米·帕克斯曼推上了《新闻之夜》的辩论台。之后,帕克斯曼在解雇贝克时说:“看着吧,你这辈子都逃脱不了阴谋了。”

大卫·雷·格里芬是另一个例子。格里芬是美国的一位教授,也是一位研究基督教的神学家。他凭着良知,一丝不苟地调查九一一事件中的离奇现象,他是受大家信赖的质疑者之一。他行事严谨低调,调查不离主题,事无巨细。格里芬从未表示自己是阴谋论者,而他的研究成果也从未显示出这一倾向。尽管如此,他还是被主流社会称为“阴谋论领袖”而受到排挤。由此可见,涉足这个领域,被贴标签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格里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2011年的民意测验(据说是史上媒体报道篇幅最少的一次)显示,相当大比重的民众开始怀疑九一一事件中的官方说法。

事实上,我们对某些事件的看法如果稍有偏离,无论得出多么有价值的结论,都会被社会主流当作阴谋论者。很明显,新闻报道的世界与我们所接触的现实并不吻合,这一点,从民众对九一一事件的看法和对戴维·凯利、戴安娜之死以及鬼魂、外星人、占星术等事件的民意调查结果都显现出来,它们表明了公众一贯的立场,尽管这些看法不断遭到媒体权威人士的抨击。如此看来,阴谋论者目前只能依赖互联网,绕开主流慢慢摸索事实真相了。

找到中间地带

而真相又是什么呢?支持阴谋领域的研究并不代表认同阴谋论者的观点。本书旨在通过研究多数人所持有的观点,从而构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框架。本书试图通过一些实例,为观点对立的双方找到中间地带,在这些实例中,有些本身主题就非常吸引人,也有一些由于缺乏证据和必要的逻辑而遭到质疑。但本书不对任何一方的个人观点做结论性评判。为阴谋论建立评价机制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对双方的看法妄下判断,这样不仅帮不了任何一方,反而有利于那些主张对事件不做细致调查的第三方。

当我们试图解释某些重要事件时,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尽管有些阴谋研究已远离了初衷,但全盘否定阴谋论的做法也是不公正、不可取的。

一种特殊的阴谋论

词典对阴谋论的定义似乎暗指社会上的确存在许多秘密组织,暗地里从事不正当行为。现实当中已经有现成的例子。本书将另辟蹊径,从更为广泛具体的角度来诠释媒体眼中典型的“阴谋论”。例如:世上大多数事件都是势力庞大的精英团体秘密操纵的结果,其目的就是统治全人类,而寻常百姓只是他们宏伟计划中的一颗棋子。

选取这个角度的核心是基于地缘政治的权力游戏中已经出现了监控机制这一现实,通过控制民众的恐惧心理,发动战争,操纵经济。在某些人眼里,他们用超自然理论以及秘密社会的影响力来达成他们统治世界的愿望。这个愿望一旦实现,权力最终只会落入少数人手中,寻常百姓只能像傀儡一样受人摆布,生活在奥威尔式的噩梦中。这个统治计划统称为“新世界秩序”。各国政要已经公开表示对该计划具体实施的企盼,但是要实现该计划确实冒一系列的险,这正是真相探索者所担心的。“新世界秩序”

成了目前极为流行的阴谋论的总称。

尽管在本书里讨论了阴谋论很多不同的观点,从国家恐怖主义到政治谋杀,从灭绝理论到超自然力量背后的官方解释,一开始看似互无关联的推断到最后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揭示出背后掩藏着更大的阴谋。如果这些阴谋论者的研究确实有现实价值,那么我们自应严肃对待。

第二节人们为什么相信阴谋论

阴谋的心态

以下仅对人们历来对阴谋论的极端心态做一简要概括,而不做详细的心理分析。

学术界认为阴谋论者的特点可以大致概括如下:1。他们表现出一副精神不稳定、怨恨权势的模样,这往往起源于其儿时不幸的经历和家庭不睦。他们将个人挫折归咎于他人,甚至对全世界的当权政要都始终抱有怀疑。

2。他们通常缺乏洞察力,对自身所认定的有力证据“接受阈值”低。比如:他们易轻信(卡斯·桑斯坦和阿德里安·沃缪勒教授称之为“蹩脚认识论”,此种认识都基于有限的信息),易幻想,事情虽未发生,他们却如亲眼目睹;或反之,从孤立的异常事件中断章取义地得出定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