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梁帝正是看中了他的与世无争,总要好过有的人心思过重。
萧绍瑜将群臣的于灾情冷漠、于党争热心,尽收眼底,心中早生不忿。
只因想到临行前李东阳的叮嘱,又想了想自己的处境,他才一直保持克制、隐忍,冷眼旁观。
“臣愿往。”
面对梁帝的询问,避无可避的萧绍瑜,奏对得中规中矩。
其间半点火气不曾外泄,甚至连一丝情绪都没有。
他给人一种随遇而安的感觉,又似乎是迫于梁帝之威,不得不如此。
“去就去,本王被现实蹂躏的日子还少么?
离你们这些坏人远点,也好。”
一把辛酸泪,爷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见九子应承下来,梁帝复言:
“那你明日便出京吧,赈灾所需粮谷由户部筹措,一并发往济阴。”
“陛下,本部尚需核算、调拨,一日之内断难筹集。”
户部尚书刘文煜出班陈奏,表示仓促之间户部是拿不出粮谷的。
梁帝隐有不悦。
沈贺奏疏中已提及灾民之数,事先也知会过刘文煜,命其早作准备。
且其之前也是积极表过态的,此时却是前后迥异,大相径庭。
刘文煜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词,在梁帝看来,不过是为了掣肘萧绍瑜,阻碍其济阴之行。
“给沈贺争取时间么?”
梁帝心中冷笑连连,毅然决断:
“明日出京不变,先以济阴郡仓暂应灾局,户部尽快筹措,补足数额。”
“臣领旨。”
刘文煜用心虽不纯良,却合朝廷体制,以梁帝之尊,也只能引而不发。
朝会至此,梁帝心中的喜庆已然湮灭,他轻挥袍袖,起身而去。
“退朝。”
细心而机警的内廷宫人,当即用其特有的尖细腔调,宣布散朝。
“敢给本王穿小鞋?也不是不可以。”
“九殿下,请留步。”
刚出文德殿,萧绍瑜便听到身后不远处有人呼唤自己。
声音中除了沉稳,还是沉稳,无悲无喜。
萧绍瑜自然能分辨出,声音的主人为谁。
而此人出面,究竟是谁要找自己,便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