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后门也可以进……
本来曹操和袁绍也打算过来的,但是一听说今天太学有个讲座,就取消了打算,只是一个劲的怂恿赵扬去,原因很简单:开讲座的是经学大师卢植,如果能搭上线最好。赵扬问了:那搭不上线怎么办?曹操嘿嘿一笑:搭不上线的不要紧,等你老了,你还可以给你邻居家老太太吹吹牛,想当年老子还是在卢植下面听过课的……
卢植的名声是不用说了,后来博物馆里摆得石碑就是卢植等人考证的,他本人更是和大名鼎鼎的郑玄是同学,老师正是另一位经学大师马融。再详细的还要层层追叙,估计这本小说就不用写了……
关于曹操和袁绍为什么不来,赵扬也是心知肚明:怕给老爹惹来杀身之祸!
其实就在赵扬六岁时候,朝廷中爆发了第二次党锢之乱,大量的士人被囚禁关押,而不幸的是太学正是士人的大本营和人才定向培养基地……
那时候的太学生十分无聊,做完学问没事干,就老喜欢参与政治,抨击朝政,痛骂因斗败外戚而崛起的阉党。结果阉党深感生存压力,就诬陷当时的士人领袖不怀好意,灵帝受人误导,结果大起党锢,颇像后来四人帮误导毛主席导致的“文革”,不过党锢之乱可远远不止十年,前前后后竟然爆发了两次,持续了两代人,这场政治斗争给士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史学家给他定了一个名字叫“党锢之乱”。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这种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只不过因为老袁家经常往朝堂上站着,皇帝看他们都看顺眼了,皇帝那边不批逮捕令,宦官也不敢拿他们下手。如果平常去太学溜达溜达还好说,但是袁绍的身世比较特别,一看就是被推为士人首领的材料。若是哪次碰巧士人集会群情激奋非要推出个首领来和阉党一决高下,袁绍那是不二人选,如此一来,老袁一家……
曹操就更为特别了,他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的儿子,曹腾只有和阉党站在一块,老袁家还好说,属于中立的。如果曹操和士人这群被阉党看作是危险人群的群体有所接触,曹腾很容易就被阉党抛弃。就像打群架的一样,本来两边实力都不弱,都不敢轻易动手,猛然出来一个势单力薄的外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手里的啤酒瓶也不能一直拿着,干脆都朝他砸去……曹腾的立场大概就是这样……
不过经历了党锢之乱的士人也大多学聪明了,不敢轻易评论朝政痛骂阉党,但是这种大规模朝会袁绍和曹操还是不敢随便参加的……
太学里面几棵老树又重新枝繁叶茂起来,在树荫下,则摆满了席子,已经有不少学生找到位置准备等着卢植的到来。赵扬也不能站着,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正如袁绍曹操这些人一样,一听说太学有大型的集会,一些有家人在朝中任高官的太学生也不敢来了,党禁仍在持续,也没有多少游学生。太学,就仿佛是一颗即将枯死的老树,还能再焕发生机么?
卢植来了,本来不到五十岁的老人饱经沧桑后却仿佛已到了垂暮之年。见到卢植来了,下面一两百人的学子纷纷叩首行礼。
登上台的卢植向下看了一眼,本来树荫下布满的席位有人坐的却只占了不到一半。坐着的人群有不少是慕名而来,也有一些正是卢植自己的徒弟。但是,如果你看见面前空荡荡的座位,然后再联想一下昔日辉煌时刻拥有三万学子的东汉最高学府,是啊,难道朝廷真的被阉党所控制了么?
身为经学大师的卢植,精通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春秋儒家经典,最擅长的正是尚书,著写过《尚书章(。dushuhun。)句》。《尚书》,传言是孔子整理的,记录了上古时期的许多事件,除了尧舜禹汤外,还有许多有名帝王的事迹,大多都有勉励的意思。
卢植无奈的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子之道。”
赵扬一听这句话,心道一声“完了”,大骂卢植。卢植的这个意思好理解,现在学问也做了不少,修身自然是没问题了。家里贤妻良母的,齐家也没问题了。然后就是该治国……关键是你这不是没事找抽么!如果这卢植一挑起这个事端,弄不好一会又要来个yx。现在可没有什么人权保障,连保险都没有得买,阉党再派部队镇压,缺胳膊少个腿的可没有工伤保险啊!
还好赵扬担心的事情没有出现,卢植没有谈轮到阉人,只是说了一个时事问题:西凉久叛乱,如何安抚?
赵扬冷笑一声,如果不出所料,明年,就是历史上边章(。dushuhun。)等人的作乱了吧!
卢植话说完,摆摆手不让别人搀扶,自己走下来,看着面前的诸多学子——包括他自己的学生。
“以礼教化!”“以仁义感化!”“用德感化!”……
果然,作为东汉正统思想的儒家和道家,成了回答卢植这个问题的主流思想。卢植慢悠悠的往下走,终于(……)走到了赵扬的面前问道:“你呢?”
耍宝的时候到了……
赵扬起身作了一缉:“依学生之见,当以利诱之,然后施以恩德以抚之!”
卢植听到这里倒还好说,突然一愣。但是后面突然一声“大胆!”一个身着儒袍的太学生就突然站起身来,指着赵扬大喝一声:“你是信奉孔孟,还是黄老?”
“都不是!”赵扬冷冷的什么也不说。其实说了也没有什么大用处。
自从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正统学派。但是因为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黄(帝)老(子)的学说也深为人所信,这两个学说可以说是主流学派,至于其他的如墨、法之术,都沦落为了杂家。
如果自己的看法卢植能接受,那么这次来为自己捞点响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不被卢植接受,再多说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住口!”卢植一声大喊,那家伙才不甘心地坐了下去,卢植转过头来,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扬一眼,然后突然转过身去接着问下一个。
但是赵扬却看见了卢植眼中一闪而过的欣喜!
~~~~~~~~~~~~~~
初回大汉 游学颖川 第9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0 本章(。dushuhun。)字数:1845
面前的就是颖川书院了,赵扬不禁一阵苦笑。
造纸术献上,灵帝的反映倒是怪快,考察了一下市场行情就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了。洛阳本身便是士子云集之地,这纸张的销量是绝对不愁的,加上如果这个东西交由皇家执行,完全可以挣得更多。反正封侯加赏掏得是国库的钱,可是挣得的钱却都是入自己的私房钱,反正不管花不花国库的钱,只要不是花我的私房钱,那就没有关系。
所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赵家献造纸术功不可没,封赵家族长为关内侯,另外赏赐若干,子孙后代免除杂役。
看到这个结果,赵扬也只有苦笑了,灵帝还真是会做生意啊,造纸术交由皇家后一年收入怎么弄也要过千万的,关内侯只不过是一个名号,赏赐若干具体下来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诏书下来之后,赵扬也不能明着和皇帝抢生意,便自觉的退出了。而赵扬也在卢植的强力推荐下来了颖川。
颖川属于豫州,而豫州什么没有,就是山多。虽然大多的山只能称作是丘陵,但也很崎岖,加之古代公路系统没有那么发达,现在又现在正处初夏,雨水比较多,赵扬很多时候都是牵着马才穿过这些山的。
古代的教育模式很是特别,除了地方上的公学以外,大部分都是私人开办的一些学堂,讲的也并非是编好的教材,而多为自己的思想主张。颖川书院也差不多,他是由荀氏所创立的。
而这个荀氏,也是东汉有名的大族,地位不下于袁氏。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及其多。但是荀氏完全是靠清明,是在“党锢之乱”之中受迫害然后“下乡教书”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