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操竟然将这个加以分类,分为战骑、陷骑和游骑。
战骑,顾名思义,就是明着作战的骑兵,为正兵。
而陷骑则是战骑的辅助,作为奇兵,这样奇正相合,虚实相生,效果自然有出众之处。
具体来说,就是用战骑先给予冲击,也就是俗称的撞阵,凭借马冲锋时候的冲击力,冲散敌人的阵型。
步兵没有了阵型,面对骑兵,明摆着就是羊遇见了狼——毫无招架之力。
然后借助战骑的成果,陷骑迅速出击,扩大成果。
步兵没有了阵型,也就没有办法阻挡骑兵,这样的话,陷骑往往就能够插进去。
虽然这样陷骑很危险,但是它带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只要将领能够把握好时机,迅速命令步兵或者主力出击,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
招贤纳士 第25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7 本章(。dushuhun。)字数:1641
战骑和陷骑主要是出击,但是这个游骑却显得有点多余,它主要是辅助兵种,作为机动力和警戒力量,如果防御出现缺口,可以第一时间补上去,作用不是很大。
只要能够合理搭配,这对于步兵阵势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不过曹操和赵扬说的时候,还没有多少带兵经验,所以还是有不少缺漏,但是这个已经是打破常规了,从这里面也不难看出曹操为什么被称作“兵法大家”。
多亏了这个思想作为基础,赵扬找来了高顺,叫他先带领400人训练一下。
高顺毕竟是并州土生土长的,加上曾经是近卫马术也是好的一流。况且他本人还比较严禁,要不是现在他还没有什么战功,赵扬都想把全部的骑兵都交给他训练。
不过关于这个游骑,赵扬也改变了一个地方——改成弓骑。
这个弓骑么,相信玩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攻城的时候,这玩意是最厉害的。
弓骑,据说是元国的时候,忽必烈的蒙古骑兵最先成型并且应用的。他的原理,也并不是多难,实际上就是借助马的速度,加上弓弦所带来的启动力,增加弓箭射出时的相对速度(参照物是大地,上过初中的人都应该知道~~),从而扩大射程。
按照一般的攻城办法,因为弓箭的射程远远不够射到城墙上面,即使射到了,也都是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所以,包括《孙子》《吴起兵法》中,都提到了建高楼(也就是俗称的井栏)、土山来增加射程。
但是《吴起兵法》中特地说了,攻城为下,三个月用来制造兵器,三个月用来造土山和高楼,三个月用来打仗,这样的大部队长期在外,不但耗费劳力(壮丁都被征走了,只剩下386199部队种田,也就是老弱妇孺们在家种田,收成影响很大),而且大军在外一天,消耗就达到千金!!
要是忽必烈都这样打,再让他活五百年也不够。
所以,当初忽必烈南下的时候,都是让骑兵策马奔跑,到了射程之后,再将弓箭射出去。
因为蒙古人基本上都是小小年纪都能在马上拉弓射箭,所以难度不大。
但是弓骑的威力却还不足以攻下城池,因为什么??
首先是精准,纵使骑术箭术再好,马狂奔的时候准头也会差,何况是朝上面射!!
而且,箭矢射到城墙上之后,威力也小的可怜了,人只要散开并撑起一面小盾,这种方法,简直就是浪费箭枝。
但是蒙古大军射的是什么箭??那是将火媒——也就是将核桃掏空,塞入慢性燃料绑在箭枝上,在射出之后,火媒因为氧气充足,在将要落地的时候就会着起来,几轮箭射下来,全城人都烧死!!
元国(注意,是国而不是朝代,此时还没有统治全中国)那个时候,奉行的是种族灭绝主意,比法西斯还厉害,当时北方损失了90%的人口,而且当蒙古骑兵攻入四川的时候,接近两千万的人口,但是经过蒙古骑兵的屠杀之后,竟然只剩几万人,几近成为无人区!!在那一段时间,是最血腥的时代,全中国损失了7000万人,相对于那个时候只有1亿人的中国来说,简直就是种族灭绝!!
在那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口的低谷(愤怒一下!!!)。
虽然赵扬对这个弓骑的这种用途十分愤怒,但是,弓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阵箭雨过来的时候,任何将领都会下达两个命令,一个是分散开,另外一个就是就地趴下,用小盾遮挡,这个时候,只要步兵冲击就可以。
但如果只是让弓兵射击,首先自己已经进入敌人的射程了,再就是别人已经有了防备,威力就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