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秦堪已知道了这件事,瞧陛下的模样,秦堪丝毫还没向他禀报,他打着什么主意?再说安化王谋逆虽有实证,却未见起事,更何况秦堪也在场,现在说这个事……合适吗?
犹豫,踯躅,狐疑。种种思绪在刘瑾脑中交织闪现。
秦堪笑吟吟地瞧着他。尽管京师如今针对他的风言四起,这些全是刘瑾指使所为,但秦堪此刻却仍笑得如春风般和煦。
斗心眼就是这样,当面笑背后刀是基本功。像张永和刘瑾那样斗到大打出手拳脚相向未免落了下乘。秦侯爷断然不会干这种无聊的事。
见刘瑾犹豫踯躅的模样。秦堪笑了笑,忽然面色一整,朝朱厚照拱手道:“陛下。臣忽然想起一事,有必要向陛下禀奏……”
朱厚照一楞:“何事?”
刘瑾两眼徒然睁大,接着忽然大声打断了二人对话,尖声道:“陛下,老奴有事禀奏!老奴麾下西厂查探,甘肃安化王密谋造反,如今起兵在即!”
朱厚照大吃一惊:“安化皇叔欲反?这怎么可能!”
“陛下,如此惊天大事,老奴怎敢谎报?”
朱厚照楞怔半晌,脸色时青时红,喃喃道:“朕待藩王不薄,各地藩王要钱要粮,朕皆一一照准,从无寡恩之举,安化皇叔为何要反朕?朕做错了什么?”
见朱厚照的情绪低落谷底,秦堪温言安慰道:“陛下勿忧,或许安化王只是酒后说了几句醉话被有心人听进耳里,最后被西厂探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朱厚照沉默片刻,忽然道:“秦堪,锦衣卫可曾查到安化王谋逆的消息?”
秦堪苦笑道:“锦衣卫无能,并未听说任何关于安化王谋逆的消息,臣惭愧。”
朱厚照点点头,转身看着刘瑾,道:“你叫西厂仔细查查,看安化王谋逆一事到底属不属实,朕要知道如今他所拥多少兵马,军械若干,马匹若干,囤粮若干,以及……甘陕绥三边还有多少武将军士与其勾结,快去查!”
刘瑾刚张嘴想说此事确实属实,却见朱厚照脸色铁青,况且他所需要的这些具体数据西厂确实未曾查到,于是急忙应了一声,匆匆告退离开。
直到刘瑾离开许久,朱厚照铁青的脸色仍未缓和,手中原本举着的给大象刷身的大刷子也被扔到一旁,再无半分兴致。
秦堪静静注视朱厚照,良久,忽然朝他拱了拱手:“陛下宽心,就算安化王真的反了也没关系,陛下未雨绸缪预敌在先,况且朝廷兵精粮足,以狮子搏兔之势碾压过去,安化王转瞬可平。”
尽管心中抑郁低落,朱厚照仍然楞了一下:“朕……未雨绸缪?预敌在先?”
秦堪笑道:“当然,安化王尚在密谋之时,刘公公竟已知晓,难道不是陛下事先吩咐的么?陛下越来越有帝王气象,臣为大明社稷贺。”
朱厚照一颗心徒然一沉。
一种不安的感觉瞬间闪过脑海,朝中内事外事悉数决于刘瑾,当年宣宗皇帝设司礼监辅佐朝政,本意是为了应对当时臣权过大,君权被削弱的平衡之举,可如今司礼监的权力明显已稳稳压了外廷一头,刘瑾为推行新政不惜打杀朝臣,刘瑾在朝堂上首开奏疏红白二本之先例,朝会时,大臣们看刘瑾的目光比看他朱厚照的目光分明要畏惧许多……
朱厚照只是对朝堂政务没有兴趣,并不代表他真的昏庸糊涂透顶,这些事实朱厚照早已知晓,然而今日,远在千里之外的藩王谋逆,刘瑾又是第一个知道……
自己将偌大的权力交给刘瑾,合适吗?
如果有一天,刘瑾的权力大到一定地步,朝臣皆畏之如虎,天下只知刘公公而不知皇帝,外面不论是邪教造反还是藩王谋逆,刘瑾想让他知道他才能知道,若不想让他知道,他从何而知?(未完待续。。)
双倍月票开始了,求月票支援!!(今日已更)
28号零点,起点开始双倍月票时间,从今天起,各位投一张月票等于两张,等了好久就等今天,可惜的是,本来咱们排在历史分类第五的,结果零点刚过,瞬间就被爆到第六了,急啊。。。急坏了。。。
老贼这里向大家鞠个躬,月底了,手里有月票的兄台们赶紧投出来吧,这个时候投最划算了。。。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昨晚23:57分,有一位仁兄投了2张月票。。。吐血啊。。。这位“狂野枪手”兄台,您就不能再多等三分钟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天象示警
刘瑾并不像他自己认为的这般了解朱厚照。
朱厚照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六七岁什么都不懂,刘瑾说什么便是什么的东宫小太子了。
朱厚照已十七岁,正如刘瑾所说,他已从一个稚龄顽童成长为一位翩翩少年郎,既然已是少年郎,心态和性格自然不可能仍停留在稚龄顽童的阶段,更何况他还是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