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参照金星大气成分……
还有另一种猜测——彗星带来说。
首先彗星来源,太阳系早期——太阳聚变之前,太阳系内物质分布较为均匀。随着银河星云的涟漪,太阳系内物质不停的靠近、聚集。到一定质量以后便开始旋转。聚集加速……开始聚变……
在这我提出一个猜想——初次点火的恒星系体积比太阳系大的多。卫星却很少……
太阳点火以后,旋转速度变快,时空弯曲变大。同时太阳风向外吹……导致的结果是彗星的轨道向内。太阳内圈的卫星向外……使地球和彗星有了幸存者偏差之外的交集。
并不一定是彗星与地球相撞才能给地球带来水分。还有被太阳吹散的彗尾在宇宙再凝结,然后被地球捕获。被太阳内圈捕获……
甚至并不一定是水……比如锂氢化合物……
参考金星、火星,太阳体积变化——也许地球那时候处于吹散轨道上……
地球的水到底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球的温度,刚好处在有机物活跃的圈子……
地球也刚好有那几种参与元素,所以生命现象出现也是必然……
那么硅基生命的自然条件。也参考…我们可以总结,作为寻找生命星球的条件。
关于碳基的未来,地球的未来……
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它的起源,现在撞击说占主流。
月球地球想互锁定——地球锁住月球自转面。月球使地球自转轴偏斜。地球的自转进动更明显。
自转进动带动地球回归线变化。
但更主要的是这样使地球自转的时候,地轴与磁轴并不一致,这导致了地壳下岩浆波动,甚至地磁翻转——地核翻转。
那地球有没有一起翻转的时候?
有!等地壳内岩浆冷却后,只余下自转压缩的热量维持的液态岩浆。地球进动带动地核剧烈晃动,终会带动地球翻转……
碳基生命刚好生活在这个安全周期上。
虽然地球磁场不会最终消失,但环境不再适合碳基生存。所以我们很早就提出了星辰大海的口号。
地球的最终结局——是被太阳的氦闪吞噬。最后太阳变成白矮星,地球变成固体行星。没有大气的固体行星……被一层‘冰’覆盖的固体行星。
蔓藤叹气:“别说这科普书上都有的东西。你得说点新的、有特色的知识点。地球的特色不就是你们碳基生命吗?
你说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