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来说那架B…25吧,中校说,机上乘员最后发报跳伞的空域,是在华东苏北上空。”瞿霞说。
“此事与我无关,苏北在你们陈毅粟裕的手上。”立仁说。
瞿霞毫不客气地将前一句话翻译给罗伯特。罗伯特中校恼怒了:“杨,别忘了,你们的蒋是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怎么能和你们无关呢?你们在接受大笔援助时,总说你们是唯一合法代表,可当我们需要你们帮助的时候,你们又说与你们无关,这太让我们失望!”
立仁问瞿霞:“老美他说什么?他干吗火气这么大。你向他解释清楚,苏北地区的中国抗日部队是由你们新四军完全掌控,我们帮不上忙。”
瞿霞笑笑:“这样解释,恐怕美国人还是不能理解,新四军是被你们取消番号的,新四军的前任军长叶挺,还被你们囚禁在重庆渣滓洞呢!”
罗伯特的两只眼睛像猫一样地注视着立仁。
“瞿霞,求求你了,别这时候为难我,瞧这老美,两眼在冒火呢!”立仁央求道。
瞿霞这才转向罗伯特,安慰地说:“您别着急,如果机组人员的确降落在苏北我军控制区内,一定会得到最妥善的安排。我苏北部队已经有过五批美军飞行人员的营救经验,他们会办好的。回办事处我就会与陈毅所部联络,一旦有机组人员的消息,立刻通报你们。”
罗伯特笑了:“太好了,瞿小姐。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的电话。杨,你应该把瞿小姐招募到你那里去,她人长得好,英语说得好,事办得好!”说完就乐呵呵地抓起帽子,拥抱了瞿霞,挥手而去。
瞿霞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立仁走向瞿霞,轻声地说:“我真不该把你从监狱里放出来!”
“你现在仍然可以把我送进去。”瞿霞没好气地说。
“别那么绝情,得罪我可没你什么好处,你就看着吧,我们很快就会换了身份说话。当然不会是说英语,而是用中文。”立仁微笑着先走了。
二十六
立仁撕去日历,新的一页显示,“七月四日”。距离胡宗南长官闪击延安行动的日子,只剩下三天了!
“参与闪击行动的少量先遣人员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大部队也开拔在即。”副官向立仁报告。
立仁心中在想:开弓没有回头箭,周恩来又该题写“千古奇冤”,“相煎何急”了……
董建昌回到家,明天又要赶往桂林,匆匆忙忙地在家洗了把澡,以解除疲劳。立华帮董建昌擦背。董建昌感到很舒服,一个劲地夸赞。立华说:“我这辈子也就替两个男人擦过背,一个是你,一个是瞿恩。”董建昌不由一怔:“噢,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那是瞿恩东征打惠州时,负了重伤,我在医院伺候了他一个多月,瘦得脱了形。”立华说。
“你呀,还记着瞿恩。是呀,对共产党,我董建昌历来是佩服的。陕北那么个不毛之地,被他们搞得红红火火。你对它封锁,人家搞大生产,弄得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仅会打仗,还会抓经济。打天下坐天下,都会,这太可怕了!老蒋算是遇上了他一生真正的劲敌。”董建昌听立华说是照顾负重伤的瞿恩,也就不那么介意,话变得多了起来。
“所以你们才想着要摧毁延安,是吗?”立华说。
“摧毁延安?谁说的?”董建昌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由感到吃惊。
立华告诉董建昌,是立仁透露的,“你可别给他找麻烦,别再往外面传。”
董建昌拍拍自己脑门:“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噢,此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委座今天在会上专门提到了不久前共产国际解散一事。他满面红光,喜形于色,称其为天下大势,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我当时心中不理解,怎么说起豫湘桂防务,说着说着说到共产党身上了?会上讨论如何防卫湘桂地区美空军十几个机场的任务,李宗仁多说了几句,提出陕西胡宗南部几十万精锐部队,能否调出部分来转用于西南战场,被老蒋冷脸骂了一句。这就对了,看来,老蒋还真动了杀机呢!”
“蒋介石这样搞,我们的盟邦会怎么看?”立华担心地问。
“盟邦对国军期望很高,可惜国军长期未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此次如果委座进攻陕北,给共产党以口实,势必会损害委座声誉,美国很有可能转而支持共党。那将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还是目光太浅呀!”董建昌分析说。
“无信则损威,这样出尔反尔,以后谁还敢跟你打交道?”立华站在国民党一方认为。
董建昌笑笑:“你错了,人家要做的是未来的天下君主。中国的抗战,一旦搭上了美英的战车,实际已无悬念,日本人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委座心里想的就是,谁将是他的下一个挑战者!为此,他会在乎自己曾经说过什么?君主们从来不乏以正当理由,使自己的背信弃义显得冠冕堂皇。”
听董建昌这么一分析,立华感到,蒋介石这种做法,跟封建君主没什么区别。太可怕了!
董建昌:“你太理想化了,你的顾虑恰好是人家的追求。”
重庆情报中心女报务员将一份电报送呈立仁。立仁读完电报后,突然抬头,唏嘘不己:“我的天哪!毛泽东这一手,太厉害了……”
“怎么了,主任?”副官问。
“两小时前,朱德将军明电胡宗南。”立仁怔怔地说。
“朱德的电报了些说什么?”
“共产党了解我们闪击延安的全部计划,直言斥责。你听听,这完全是毛泽东的文笔,‘自驾抵洛川,边境忽呈战争景象,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我兄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于途,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当此抗战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必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