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涛点头应道,“陈总信息灵通,没错,正是中储化工事件。”
“某银证券可被坑惨了,并且可不止某银被坑,还有……”
中储化工属于国企。
在2018年6月底,其发行的3。5亿美元债券在港城出现实质性违约,同时也触发了中储化工在其他境外市场发行的7笔债券的交叉违约。
总计的违约债券规模,折合人民币约二十多亿美刀!
其中包括由某银证券作为受托人的、也将于2019年到期的五个多亿债券,票息率为5。58%。
当时,尽管各方“尝试”了多种偿还方案,但由于部分债权人坚持要求,一次性支付45%的现金偿还。
然而,这一要求超出了中储化工以及信托担保方当时的偿付能力。
因此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当事情发生后,外界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储化工接下来肯定会积极回笼资金偿还债务。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储化工并没有。
反而是,直接就躺平了……
最后一经司法机关深入介入调查才知道。
原来,该公司几乎所有的高管,在此之前,均有参与某虚拟货币国际炒作。
债券发行筹集来的资金,原本是用于公司企业的发展、扩张、收购、投资等,为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商业目标等的。
但很大一部分竟然被偷梁换柱用作炒币。
由于“名义上”的技术不佳,以及其它因素导致,筹集来的资金,绝大部分早已被国际资本们给收割了七七八八……
也就是说,通过债券发行换来的那些钱,基本都被这些股东成员们给变相地东搞西搞给搞没了。
当然,亏了其实也没什么。
只要最终不出现违约,就不会因此被发现追究。
只不过不知道是中储化工倒霉,还是海外机构那些人刻意下的套——
中储化工在发行中资美元债过后没多久。
便一方面受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对中储化工的债券的购买力相应下降。
一方面又面临着美元加息,导致资金外流,给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再加上其本身的债务规模庞大,尤其是在海外市场,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重打击下,中储化工最终因为无法完成约定价格交易支付与其本金,导致违约。
当然,如果单纯地只是在国内发行的一般债券,那这笔钱没了可能就真的没了,大不了把一众股东成员集体抓进去踩缝纫机就是。
但,中资美元债就不一样了。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
中资美元债,这可不同于一般的债券。
何况,当时中储化工的中资美元债,它可是欠下了将二十亿美元的债务。
这笔数目,可以想象一下,能够养活多少小微企业了。
至此,首先得明白一个关键问题:中资美元债是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却是从海外流入到了国内的。